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果树园艺论文--浆果类论文--葡萄论文

海藻肥和S-诱抗素对‘红地球葡萄果实着色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缩略词第6-9页
1 文献综述第9-21页
    1.1 花色苷的种类第9页
    1.2 花色苷的理化性质及应用第9页
    1.3 葡萄花色苷的生物合成途径第9-13页
        1.3.1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第11-12页
        1.3.2 查尔酮合酶(CHS)第12页
        1.3.3 查尔酮异构酶(CHI)第12页
        1.3.4 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第12-13页
        1.3.5 类黄酮-3-O-葡萄糖基转移酶(UFGT)第13页
    1.4 花色苷合成的分子机理第13-14页
    1.5 花色苷合成的影响因素第14-17页
        1.5.1 植物激素第14-15页
            1.5.1.1 ABA第14-15页
            1.5.1.2 乙烯第15页
        1.5.2 植物本身的因素第15-16页
            1.5.2.1 其他色素第15页
            1.5.2.2 糖类物质第15-16页
            1.5.2.3 矿质养分第16页
        1.5.3 环境因子第16-17页
    1.6 生物刺激素第17-19页
        1.6.1 生物刺激素概述第17-18页
        1.6.2 海藻肥第18-19页
    1.7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9-21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1-27页
    2.1 试验地点第21页
    2.2 试验材料第21页
    2.3 试验处理与采样第21-22页
        2.3.1 试验处理第21页
        2.3.2 试验采样第21-22页
    2.4 主要仪器与试剂第22页
    2.5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22-26页
        2.5.1 果皮色泽指标测定第22页
        2.5.2 果皮总花色苷含量测定第22-23页
        2.5.3 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测定第23页
        2.5.4 果实可滴定酸测定第23页
        2.5.5 果皮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相对表达的测定第23-26页
            2.5.5.1 总RNA的提取第23-25页
            2.5.5.2 反转录第25页
            2.5.5.3 引物设计第25-26页
            2.5.5.4 实时荧光定量第26页
    2.6 数据分析第26-27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7-41页
    3.1 海藻肥和S-诱抗素对‘红地球‘葡萄果皮色泽的影响第27-32页
        3.1.1 果皮色泽参数指标L~*第27页
        3.1.2 果皮色泽参数指标a~*第27-28页
        3.1.3 果皮色泽参数指标b~*第28-29页
        3.1.4 果实色泽参数指标C~*第29-30页
        3.1.5 果实皮色泽参数指标h~°第30-31页
        3.1.6 果实皮色泽参数指标CIRG第31-32页
    3.2 海藻肥和S-诱抗素对‘红地球’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第32-35页
        3.2.1 果皮花色苷含量第32-33页
        3.2.2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第33-34页
        3.2.3 可滴定酸含量第34-35页
    3.3 海藻肥和S-诱抗素对‘红地球’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第35-39页
        3.3.1 上游基因转录水平表达第35-37页
        3.3.2 下游基因转录水平表达第37-39页
    3.4 果实品质与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之间相关性分析第39-41页
        3.4.1 果实品质与花色苷含量的相关性分析第39页
        3.4.2 葡萄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与总花色苷含量的相关性分析第39-41页
        3.4.3 转录因子与UFGT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分析第41页
4 讨论第41-43页
    4.1 海藻肥对葡萄品质和花色苷合成基因相对表达的影响第41-42页
    4.2 S-诱抗素对葡萄品质和花色苷合成基因相对表达的影响第42页
    4.3 海藻肥与S-诱抗素混施对葡萄花色苷合成基因相对表达的影响第42-43页
    4.4 花色苷含量与其合成关键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第43页
5 结论第43-44页
6 展望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辣椒种质资源的形态学和同工酶分析
下一篇:火龙果茎段组织再生体系建立与体细胞抗寒突变体诱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