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绪论 | 第7-13页 |
| 一、研究的缘起 | 第7-8页 |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 ·理论意义 | 第8页 |
| ·实际意义 | 第8-9页 |
| 三、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 ·文献来源 | 第9页 |
| ·文献述评 | 第9-11页 |
| 四、研究方法 | 第11页 |
| ·个案访谈 | 第11页 |
| ·文献法 | 第11页 |
| ·综合分析法 | 第11页 |
| 五、存在问题 | 第11-13页 |
| ·调研过程中的问题 | 第11-12页 |
| ·论文撰写中的问题 | 第12-13页 |
| 第一章 塔吉克族女性的生存环境 | 第13-20页 |
| 一、塔吉克族历史沿革 | 第13-15页 |
| 二、塔吉克族女性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 | 第15-17页 |
| 三、社会人文环境中的塔吉克族女性 | 第17-20页 |
| ·“女性”之词的解释与内涵 | 第17页 |
| ·塔吉克族民间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 第17-18页 |
| ·塔吉克族女性的性格气质与体质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塔吉克族婚姻习俗与女性 | 第20-43页 |
| 一、塔吉克族女性婚姻观念与婚姻选择 | 第20-24页 |
| ·女性的婚姻观 | 第20-22页 |
| ·女性的择偶 | 第22-24页 |
| 二、婚礼中的塔吉克女性 | 第24-36页 |
| ·提亲 | 第25页 |
| ·定亲仪式——“系头巾” | 第25-26页 |
| ·聘礼 | 第26-27页 |
| ·女性在婚礼前的特殊准备 | 第27-30页 |
| ·婚礼过程 | 第30-34页 |
| ·“掀头巾”仪式 | 第34页 |
| ·女性在婚礼中的作用与角色 | 第34-36页 |
| 三、婚俗中的女性生育观 | 第36-37页 |
| ·塔吉克族女性的生育意愿 | 第36页 |
| ·特殊的求子习俗 | 第36-37页 |
| 四、塔吉克女性的离婚与再婚 | 第37-38页 |
| 五、婚姻中的禁忌与讲究 | 第38-43页 |
| ·择婚以及恋爱禁忌 | 第39-40页 |
| ·订婚禁忌 | 第40页 |
| ·婚娶禁忌与讲究 | 第40-41页 |
| ·婚后禁忌 | 第41-42页 |
| ·离婚再婚禁忌 | 第42-43页 |
| 第三章 婚俗对塔吉克族女性角色与家庭社会地位的影响 | 第43-50页 |
| 一、婚俗与塔吉克族女性角色地位 | 第43-44页 |
| 二、婚俗中女性角色地位的两面性 | 第44-46页 |
| ·社会结构——婚俗——女性家庭社会地位低下 | 第44-45页 |
| ·伦理风尚——婚俗——女性被尊重 | 第45-46页 |
| 三、择偶——父母意愿的实现 | 第46页 |
| 四、聘礼——女性的物化过程 | 第46-47页 |
| 五、婚姻过程——女性角色的定式 | 第47-50页 |
| ·谚语中的女性观 | 第47-48页 |
| ·男女地位的质性差异 | 第48-49页 |
| ·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 | 第49-50页 |
| 第四章 女性自觉与社会自觉 | 第50-60页 |
| 一、塔吉克族女性地位形成的原因 | 第50-56页 |
| ·传统文化的塑造 | 第50-51页 |
| ·社会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 第51-53页 |
| ·经济上的依附关系 | 第53页 |
| ·受教育权的弱化 | 第53-56页 |
| 二、提高塔吉克族女性地位的对策和途径 | 第56-60页 |
| ·女性自觉的建构 | 第56-57页 |
| ·社会自觉的力量 | 第57-60页 |
| 结语 | 第60-61页 |
| 注释 | 第61-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 附图 | 第65-69页 |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第69-70页 |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