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6页 |
本文部分缩略词的中英文对照表 | 第16-18页 |
引言 | 第18-20页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20-40页 |
1 仔猪早期断奶与早期断奶应激综合症 | 第20-23页 |
·仔猪早期断奶与超早期断奶 | 第20-21页 |
·早期断奶仔猪应激综合症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2 应激 | 第23页 |
·应激的定义 | 第23页 |
·应激的发生机制 | 第23页 |
3 氧化应激 | 第23-26页 |
·自由基的概念及种类 | 第23-24页 |
·自由基的产生和清除 | 第24-25页 |
·氧化应激的定义 | 第25页 |
·氧化应激对机体的影响 | 第25-26页 |
4 氧化应激与免疫的关系 | 第26-27页 |
·氧化应激与细胞因子 | 第26-27页 |
·免疫应激与肠道炎症 | 第27页 |
5 氧化应激与肠屏障功能研究进展 | 第27-40页 |
·肠屏障功能 | 第27页 |
·肠屏障组成及其功能 | 第27-31页 |
·肠屏障功能障碍 | 第31-36页 |
·氧化应激与肠道疾病 | 第36-40页 |
第二篇 研究报告 | 第40-104页 |
第一章 不同断奶日龄对仔猪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第40-6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1-50页 |
·试验材料 | 第41页 |
·肠黏膜通透性检测 | 第41-44页 |
·血清和组织抗氧化指标测定 | 第44-50页 |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5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0-56页 |
·血清皮质醇的含量 | 第50-51页 |
·血清DAO和IFABP含量 | 第51-52页 |
·不同日龄断奶仔猪血清抗氧化能力 | 第52-54页 |
·不同日龄断奶仔猪肠道组织抗氧化能力 | 第54-56页 |
3. 讨论 | 第56-57页 |
·早期断奶对仔猪血清皮质醇含量的影响 | 第56页 |
·不同日龄断奶对仔猪肠粘膜通透性的影响 | 第56-57页 |
·不同日龄断奶对仔猪血清及肠组织抗氧化状态的影响 | 第57页 |
4. 小结 | 第57-60页 |
第二章 不同断奶日龄对仔猪免疫功能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60-7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1-70页 |
·试验材料 | 第61-62页 |
·指标测定与方法 | 第62-7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0-74页 |
·不同日龄断奶仔猪器官指数变化 | 第70页 |
·不同日龄断奶仔猪血清免疫因子表达变化 | 第70-72页 |
·不同日龄断奶仔猪脾脏中免疫因子mRNA的表达 | 第72-74页 |
3. 讨论 | 第74-75页 |
·不同日龄断奶对仔猪器官指数的影响 | 第74页 |
·不同日龄断奶对仔猪免疫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 第74-75页 |
4. 小结 | 第75-76页 |
第三章 断奶应激对仔猪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其与氧化还原状态关系的研究 | 第76-9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6-79页 |
·试验材料 | 第76-77页 |
·肠内容物中菌种含量变化测定 | 第77-79页 |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7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9-87页 |
·肠道菌群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79页 |
·目的片段的扩增 | 第79-80页 |
·目的片段的凝胶回收、纯化 | 第80-81页 |
·目的基因的扩增效率 | 第81页 |
·实时荧光相对定量分析 | 第81-83页 |
·肠道菌群与抗氧化状态的相关性分析 | 第83-87页 |
3. 讨论 | 第87-88页 |
·断奶日龄对仔猪肠道主要菌群数量的影响 | 第87页 |
·菌群变化与抗氧化状态的相关性分析 | 第87-88页 |
4. 小结 | 第88-90页 |
第四章 超早期断奶仔猪肠细胞凋亡及分子机理研究 | 第90-10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91-97页 |
·试验材料 | 第91页 |
·肠道组织形态的测定 | 第91-93页 |
·TUNEL检测 | 第93-96页 |
·透射电镜检测 | 第96页 |
·荧光定量PCR | 第96-97页 |
·数据分析 | 第9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97-101页 |
·肠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 第97-98页 |
·空肠组织TUNEL染色结果分析 | 第98-99页 |
·空肠组织透射电镜检测结果分析 | 第99-100页 |
·凋亡相关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分析 | 第100-101页 |
3 讨论 | 第101-103页 |
4 小结 | 第103-104页 |
全文结论 | 第104-106页 |
本文创新点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06-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22页 |
致谢 | 第122-12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