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区域金融合作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现实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5-16页 |
·本课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6-19页 |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本文可能的贡献之处 | 第18-19页 |
第2章 区域金融合作理论概述 | 第19-25页 |
·区域金融合作的概念诠释 | 第19-20页 |
·区域金融合作的概念 | 第19-20页 |
·区域金融合作的特征 | 第20页 |
·区域金融合作的原则和目标 | 第20-21页 |
·区域金融合作的原则 | 第20-21页 |
·区域金融合作的目标 | 第21页 |
·区域金融合作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21-25页 |
·区域经济理论 | 第22页 |
·金融发展理论 | 第22-23页 |
·金融地理学理论 | 第23-25页 |
第3章 环渤海区域金融合作现状分析 | 第25-39页 |
·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 第25-29页 |
·环渤海区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分析 | 第25-26页 |
·环渤海区域经济增长结构比较分析 | 第26-27页 |
·环渤海区域产业结构比较分析 | 第27-28页 |
·环渤海区域对外贸易情况分析 | 第28-29页 |
·环渤海区域金融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 第29-33页 |
·环渤海区域金融发展规模分析 | 第29-30页 |
·环渤海区域金融发展效率分析 | 第30-31页 |
·环渤海区域金融发展结构分析 | 第31-33页 |
·环渤海区域金融合作不协调现状探究 | 第33-39页 |
·环渤海区域金融合作机制不通畅 | 第33-34页 |
·环渤海区域金融联系度差异较大 | 第34-35页 |
·环渤海区域金融区位熵发展失衡 | 第35-39页 |
第4章 环渤海区域金融合作路径和机制实证分析 | 第39-49页 |
·模型选择和数据处理 | 第39-42页 |
·结构方程模型 | 第39-40页 |
·模型基本假设 | 第40页 |
·模型指标的选取 | 第40-42页 |
·模型的构建和拟合检验 | 第42-45页 |
·结构方程模型的建立 | 第42页 |
·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度检验 | 第42-43页 |
·模型的修正 | 第43-44页 |
·模型输出结果 | 第44-45页 |
·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结论分析 | 第45-49页 |
·模型因素分析 | 第45-46页 |
·模型路径分析 | 第46-49页 |
第5章 加强环渤海区域金融合作的对策建议 | 第49-54页 |
·构建环渤海区域金融发展支撑体系 | 第49-51页 |
·制定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 第49-50页 |
·建设环渤海区域金融中心 | 第50页 |
·完善环渤海区域金融市场体系 | 第50-51页 |
·优化环渤海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 第51页 |
·建立环渤海区域金融合作协调机制 | 第51-54页 |
·区域金融合作利益协调机制 | 第52页 |
·区域金融合作信息共享机制 | 第52页 |
·区域金融合作风险防范机制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后记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