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 (二)国外德育教育的启示 | 第11页 |
| (三)目前我国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现状 | 第11-12页 |
| 二、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 (一)德育内涵的研究 | 第12-13页 |
| (二)德育实效性的研究 | 第13页 |
| 三、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 四、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一)文献法 | 第14页 |
| (二)调查法 | 第14页 |
| (三)访谈法 | 第14页 |
| 五、研究意义 | 第14页 |
| 六、研究创新点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中学德育实效性内涵和标准的理论探讨 | 第15-21页 |
| 一、中学德育实效性内涵的探讨 | 第15-17页 |
| (一)德育实效性内涵的探讨 | 第15-16页 |
| (二)中学德育实效性内涵的探讨 | 第16-17页 |
| 二、衡量中学德育实效性的标准 | 第17-21页 |
| 第三章 河南省郑州新区S中学德育实效性 的现状调查 | 第21-32页 |
| 一、调查目的 | 第21页 |
| 二、调查对象 | 第21页 |
| 三、调查工具 | 第21页 |
| 四、调查实施 | 第21-22页 |
| 五、调查结果 | 第22-30页 |
| (一)道德认知水平参差不齐 | 第28页 |
| (二)道德情感比较淡漠 | 第28-29页 |
| (三)道德意志表现薄弱 | 第29-30页 |
| (四)道德行为存在偏差 | 第30页 |
| 六、调查结论 | 第30-32页 |
| 第四章 河南省郑州新区S中学德育实效性低下 的原因分析 | 第32-37页 |
| 一、传统德育观念根深蒂固 | 第32-33页 |
| 二、学校德育工作自身存在不当 | 第33-35页 |
| (一)德育内容有悖实际 | 第33-34页 |
| (二)德育方法较为单一 | 第34-35页 |
| 三、家庭教育存在不足 | 第35页 |
| 四、社会环境优化不够 | 第35-37页 |
| 第五章 提高河南省郑州新区S中学德育实效性 的对策 | 第37-42页 |
| 一、构建开放德育新模式 | 第37-38页 |
| 二、践行开放德育新理念 | 第38-39页 |
| 三、建立德育新体系 | 第39-40页 |
| (一)拓展德育内容 | 第39页 |
| (二)更新德育方法 | 第39-40页 |
| 四、优化家庭德育环境 | 第40页 |
| 五、优化社会环境 | 第40-42页 |
| 结语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 附录:河南省郑州新区S中学德育实效性老师访谈结果 | 第45-4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课题研究 | 第47-48页 |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