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密砂岩气藏采收率影响机理研究
| 致谢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5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2页 |
| ·致密砂岩气藏的定义 | 第14页 |
| ·致密砂岩气藏渗流机理研究 | 第14-17页 |
| ·致密砂岩气藏采收率分布范围 | 第17页 |
| ·低渗致密砂岩气藏采收率的标定方法 | 第17-19页 |
| ·影响气藏采收率的开发因素 | 第19-20页 |
| ·油藏采收率影响机理研究 | 第20-22页 |
| ·论文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 ·论文完成工作量 | 第23-24页 |
|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24-25页 |
| 第二章 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特征研究 | 第25-43页 |
| ·研究气藏概况 | 第25-26页 |
| ·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 | 第26-35页 |
| ·孔隙连通性特征 | 第26-27页 |
| ·孔隙结构特征 | 第27-30页 |
| ·孔喉尺寸分布特征 | 第30-34页 |
| ·微观孔隙结构造成的渗流阻力 | 第34-35页 |
| ·储层物性特征研究 | 第35-41页 |
| ·储层渗透率、孔隙度分布规律 | 第35-37页 |
| ·储层含水饱和度分布规律 | 第37-39页 |
| ·储层物性特征造成的渗流阻力 | 第39-41页 |
| ·初步建立气藏采收率-毛管数模型 | 第41页 |
| ·小结 | 第41-43页 |
| 第三章 致密砂岩气藏采收率影响因素研究 | 第43-71页 |
| ·渗透率对采收率的影响规律 | 第43-50页 |
| ·实验研究方法 | 第43-45页 |
| ·相似性计算物理模拟实验的废弃流量与采收率 | 第45-47页 |
| ·渗透率对采收率的影响规律 | 第47-50页 |
| ·含水饱和度对采收率的影响规律 | 第50-52页 |
| ·实验研究方法 | 第50页 |
| ·含水饱和度对采收率的影响规律 | 第50-52页 |
| ·地层压力系数对采收率的影响规律 | 第52-55页 |
| ·实验研究方法 | 第52-53页 |
| ·地层压力系数对采收率的影响规律 | 第53-55页 |
| ·废弃井底压力对采收率的影响规律 | 第55-57页 |
| ·实验研究方法 | 第55页 |
| ·废弃井底压力对采收率的影响规律 | 第55-57页 |
| ·储层厚度对采收率的影响规律 | 第57-59页 |
| ·实验研究方法 | 第57-58页 |
| ·储层厚度对采收率的影响规律 | 第58-59页 |
| ·储层纵向非均质性对采收率的影响规律 | 第59-64页 |
| ·并联开发物模实验研究方法 | 第59-60页 |
| ·纵向非均质气藏分层产能计算 | 第60-62页 |
| ·纵向非均质性对采收率的影响规律 | 第62-64页 |
| ·泄流半径对采收率的影响规律 | 第64-69页 |
| ·长岩心多测压点开发物模实验研究方法 | 第64-65页 |
| ·泄流半径对采收率的影响规律 | 第65-67页 |
| ·长岩心多测压点开发物理模拟实验矿场应用 | 第67-69页 |
| ·小结 | 第69-71页 |
| 第四章 计算不同因素对采收率的影响程度 | 第71-103页 |
| ·非线性渗流对采收率的影响 | 第71-85页 |
| ·滑脱效应研究 | 第71-74页 |
| ·高速非达西渗流研究 | 第74-78页 |
| ·阈压梯度研究 | 第78-82页 |
| ·应力敏感性研究 | 第82-85页 |
| ·考虑阈压梯度、应力敏感的采收率气藏工程计算方法 | 第85-90页 |
| ·压裂裂缝两侧的气体渗流模型 | 第86-88页 |
| ·压裂裂缝两端的气体渗流模型 | 第88-90页 |
| ·计算不同因素对采收率的影响程度 | 第90-102页 |
| ·气藏工程数值计算参数 | 第90-91页 |
| ·渗透率对采收率的影响程度 | 第91-93页 |
| ·含水饱和度对采收率的影响程度 | 第93-94页 |
| ·地层压力系数对采收率的影响程度 | 第94-96页 |
| ·废弃井底压力对采收率的影响程度 | 第96-98页 |
| ·储层厚度对采收率的影响程度 | 第98-100页 |
| ·纵向非均质性对采收率的影响程度 | 第100-101页 |
| ·泄流半径对采收率的影响程度 | 第101-102页 |
| ·小结 | 第102-103页 |
| 第五章 致密砂岩气藏采收率模型 | 第103-122页 |
| ·气藏采收率多参数综合评价标定方法 | 第103-111页 |
| ·模糊分析评价方法 | 第103-104页 |
| ·评价参数处理方法 | 第104-108页 |
| ·模糊分析法储层分类评价 | 第108-109页 |
| ·采收率多参数综合评价实例验证 | 第109-111页 |
| ·建立致密砂岩气藏采收率-毛管数模型 | 第111-121页 |
| ·综合研究结果建立模型 | 第111-113页 |
| ·不同井型对毛管数的影响规律 | 第113-116页 |
| ·储层压裂对毛管数的影响规律 | 第116-118页 |
| ·井网加密对毛管数的影响规律 | 第118-121页 |
| ·小结 | 第121-122页 |
| 第六章 气藏采收率模型实例应用 | 第122-133页 |
| ·安岳须二气藏评价参数校正计算 | 第122-126页 |
| ·覆压渗透率校正计算 | 第122页 |
| ·原始含水饱和度校正计算 | 第122-124页 |
| ·安岳须二气藏评价参数 | 第124-126页 |
| ·标定安岳须二气藏初始采收率 | 第126-127页 |
| ·依据采收率-毛管数模型设计合理开发方式 | 第127-131页 |
| ·小结 | 第131-133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133-1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5-143页 |
| 作者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