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农业信贷论文

吉林省农户信用意识的转型对农村信贷的影响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导论第9-16页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第9-10页
     ·研究背景第9页
     ·选题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研究框架与方法第14-15页
     ·研究框架第14-15页
     ·研究方法第15页
   ·可能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5-16页
第2章 农户信用意识及其转型特征第16-19页
   ·传统农户信用意识的特点第16-17页
     ·内源性第16页
     ·非集中式第16页
     ·保障匮乏第16-17页
     ·名誉保护性第17页
   ·信用意识转型的内外动力第17-18页
     ·农业产业化第17页
     ·农村城镇化第17页
     ·农民市民化第17-18页
   ·当前农户信用意识的转型特征第18-19页
     ·信用背向发展第18页
     ·信用的顺序格局第18页
     ·对接不完善第18-19页
第3章 信用意识在信贷关系中的作用第19-26页
   ·信用意识与信贷的一般关系第19-20页
     ·信用意识是推动信贷关系确立的前提和基础第19-20页
     ·现代信贷关系的发展有助于农户信用意识转型第20页
   ·信用意识转型不畅导致的信贷矛盾第20-22页
     ·农户信用意识转型不畅导致信贷低效第20-21页
     ·农户信用意识转型不畅导致供给不足第21-22页
     ·农户信用意识转型不畅导致的信息不对称第22页
   ·信贷发展对信用意识转型的反作用第22-26页
     ·以信贷产品为纽带的转型机制第22-23页
     ·以信贷服务为助力的转型机制第23页
     ·以金融市场为依托的转型机制第23-26页
第4章 农户信用意识转型对信贷模式的影响第26-32页
   ·农户信贷模式的发展过程第26-28页
     ·小额信贷模式第26页
     ·联保贷款第26-27页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第27-28页
     ·地区型的创新信贷模式第28页
   ·信用意识对农户信贷模式演变的作用第28-31页
     ·熟人社会信用意识对于小额信贷的作用第28-29页
     ·社会转型中信用意识对于联保贷款的作用第29-30页
     ·市场模式中信用意识的作用第30-31页
   ·农户信用意识转型与信贷模式匹配的前景展望第31-32页
第5章 农村信用意识转型与信贷绩效的分析第32-44页
   ·农户信用意识转型与信贷绩效的统计分析第32-39页
     ·样本介绍第32-34页
     ·农户对于现代金融的了解程度第34-36页
     ·农户信用意识的测度第36-37页
     ·信贷绩效的测度第37-39页
   ·农户信用意识转型与信贷绩效的实证分析第39-44页
     ·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第39页
     ·模型的建立第39-41页
     ·实证结果第41-43页
     ·实证结论第43-44页
第6章 关于促进农户信用意识转型,优化信贷模式与绩效的政策建议第44-48页
   ·促进农户信用意识转型,增加农户信贷可得能力第44-45页
   ·加紧建设农村个人征信体系第45-46页
   ·发展供应链金融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后记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以操作风险为核心的第三方支付风险研究
下一篇:个人所得税的纳税遵从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