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祁南煤矿及深部勘探区72煤层煤层气资源评价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1 绪论 | 第12-20页 |
| ·选题依据 | 第12-14页 |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国外煤层气开发历史和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国内煤层气开发历史和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页 |
| ·拟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 | 第16-17页 |
| ·拟采取的技术措施和方法路线图 | 第17-20页 |
| 2 煤层气赋存的地质条件 | 第20-32页 |
| ·井田位置及交通 | 第20页 |
| ·地层 | 第20-23页 |
| ·含煤地层特征 | 第23-25页 |
| ·煤系特征 | 第23-24页 |
| ·煤层特征 | 第24-25页 |
| ·区域构造特征 | 第25-26页 |
| ·矿井地质特征概况 | 第26-28页 |
| ·水文地质特征 | 第28-29页 |
| ·顶底板岩性 | 第29-32页 |
| 3 煤储层特征对煤层气的影响 | 第32-46页 |
| ·煤层厚度 | 第32-34页 |
| ·煤岩特征 | 第34-36页 |
| ·煤储层物性特征 | 第36-40页 |
| ·孔隙特征 | 第37-38页 |
| ·孔隙度 | 第38页 |
| ·煤储层渗透性特征 | 第38-40页 |
| ·储层压力 | 第40-41页 |
| ·煤储层的吸附-解吸特性 | 第41-42页 |
| ·煤储层含气量特征 | 第42-46页 |
| ·7_2煤层煤层气成分与风化带 | 第42-43页 |
| ·煤层气分布特征 | 第43-46页 |
| 4 7_2煤层气分布规律及资源量计算 | 第46-58页 |
| ·煤层气各组分分析 | 第51页 |
| ·煤层气分布特征 | 第51-54页 |
| ·煤层气资源量估算 | 第54-58页 |
| ·估算范围 | 第54页 |
| ·煤层气资源量估算方法 | 第54-55页 |
| ·煤层气资源量估算参数的确定 | 第55页 |
| ·煤层气资源量估算原则 | 第55-56页 |
| ·煤层气资源量估算结果 | 第56页 |
| ·煤层气资源分布特征 | 第56-58页 |
| 5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 第58-80页 |
| ·评价模型 | 第60-63页 |
| ·层次分析法 | 第60-63页 |
| ·模糊综合评价 | 第63页 |
| ·评价指标选取 | 第63-68页 |
| ·评价因素选择 | 第63-64页 |
| ·获取评价指标参数特征值与方法 | 第64-68页 |
| ·权重的确定 | 第68-70页 |
| ·评语集 | 第70-72页 |
| ·隶属度 | 第72-73页 |
| ·计算各指标白化函数值 | 第73-80页 |
| 6 结论 | 第80-82页 |
| ·结论 | 第80页 |
| ·不足 | 第80-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 致谢 | 第86-88页 |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