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城市表层土壤微量元素空间分布与富集研究--以淮南市大通区、田家庵区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插图或附表清单 | 第12-14页 |
1 绪论 | 第14-26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2页 |
·微量元素的来源研究 | 第15-17页 |
·城市不同功能区土壤微量元素分布 | 第17-18页 |
·土壤微量元素富集评价方法 | 第18-21页 |
·不同城市土壤微量元素富集特征分析 | 第21-22页 |
·矿业城市微量元素富集与采矿活动的联系 | 第22页 |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22-26页 |
·研究目标 | 第22-23页 |
·研究内容 | 第23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3-26页 |
2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26-38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6-30页 |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 第26-27页 |
·区域经济概况 | 第27-28页 |
·区域交通概况 | 第28-29页 |
·区域气象条件概况 | 第29-30页 |
·研究方法与实验 | 第30-33页 |
·布点与采样 | 第30页 |
·样品预处理和实验仪器 | 第30-31页 |
·样品检测项目和方法 | 第31-33页 |
·微量元素富集评价标准与方法 | 第33-38页 |
·微量元素富集评价标准 | 第34页 |
·微量元素富集评价方法 | 第34-38页 |
3 城市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 | 第38-48页 |
·微量元素分布规律 | 第38-43页 |
·不同城市功能区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分析 | 第43-45页 |
·不同城市功能区土壤微量元素含量比较 | 第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8页 |
4 城市土壤微量元素富集评价 | 第48-62页 |
·内梅罗指数法评价 | 第48-49页 |
·地累积指数法评价 | 第49-50页 |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 | 第50-51页 |
·基于ArcGIS的微量元素富集评价 | 第51-58页 |
·ArcGIS结合指数法评价结果 | 第51-55页 |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空间分布 | 第55-58页 |
·几种不同方法的对比分析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2页 |
5 微量元素来源以及与矿业活动的联系 | 第62-66页 |
·微量元素来源分析 | 第62-64页 |
·相关性分析 | 第62页 |
·主成分分析 | 第62-63页 |
·微量元素来源分析 | 第63-64页 |
·微量元素富集与矿业活动的联系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