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环境保护法论文

我国污染场地修复责任制度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引言第12-13页
第一章 污染场地修复及其修复责任第13-22页
 一、污染场地修复责任第13-18页
  (一)污染场地的概念第13-15页
  (二)污染场地修复责任的概念第15-16页
  (三)污染场地修复责任的性质第16-18页
 二、污染场地修复责任的理论基础第18-22页
  (一)生态学基础第18-19页
  (二)经济学基础第19-21页
  (三)法哲学基础第21-22页
第二章 我国污染场地修复责任制度现状及问题第22-31页
 一、我国污染场地修复责任的法律体系与制度第22-27页
  (一)我国污染场地修复责任的规范体系第22-26页
  (二)我国污染场地修复责任实践第26页
  (三)我国污染场地修复责任制度现状第26-27页
 二、我国污染场地修复责任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第27-31页
  (一)污染场地修复责任追究缺乏法律刚性约束第27-28页
  (二)“谁污染、谁治理”原则被架空第28-29页
  (三)环境保护部门监管失灵第29-30页
  (四)承担污染场地修复责任的资金来源渠道不畅第30-31页
第三章 其他国家和地区污染场地修复责任制度的借鉴第31-45页
 一、美国第31-35页
  (一)美国污染场地修复责任法律体系第31-32页
  (二)美国污染场地修复责任制度第32-35页
 二、英国第35-37页
  (一)英国污染场地修复责任法律体系第35页
  (二)英国污染场地修复责任制度第35-37页
 三、德国第37-38页
  (一)德国污染场地修复责任法律体系第37-38页
  (二)德国污染场地修复责任制度第38页
 四、我国台湾地区第38-41页
  (一)台湾地区污染场地修复责任法律体系第38-39页
  (二)台湾地区污染场地修复责任制度第39-41页
 五、上述国家和地区的借鉴第41-45页
  (一)完备的法律体系第41-42页
  (二)明确的责任人第42-43页
  (三)统一的执法机关第43页
  (四)社会化的修复制度第43-45页
第四章 我国污染场地修复责任制度的健全与完善第45-53页
 一、完善污染场地保护法律体系第45-47页
  (一)推动国家与地方相关单行立法第45-46页
  (二)以保护环境整体利益为法的目的第46页
  (三)修复责任的法律溯及力问题第46-47页
 二、重新界定付费原则以明确责任主体第47-49页
  (一)建立污染者付费与受益者付费两大原则第47页
  (二)确定各类修复责任主体的不同责任第47-49页
  (三)历史型污染场地的特殊责任制度第49页
 三、强化环境保护部门的职权第49-51页
  (一)设立污染场地专项工作组第50页
  (二)实现污染场地区域化管理第50页
  (三)建立全国性污染场地信息平台第50-51页
 四、探索修复责任的社会化分担制度第51-53页
  (一)建立多层次的融资制度第51页
  (二)鼓励社会多元化参与第51-53页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答辩制度的异化与重塑
下一篇:我国页岩气开发利用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