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等离子体降解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概述 | 第10-13页 |
| ·定义及特点 | 第10-11页 |
| ·来源及危害 | 第11-13页 |
| ·VOCs的治理现状 | 第13-18页 |
| ·传统治理技术 | 第13-16页 |
|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技术 | 第16-18页 |
| ·DBD与UV联合技术 | 第18页 |
| ·联合等离子体技术 | 第18-19页 |
| ·研究目的 | 第19页 |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0-28页 |
|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20-22页 |
| ·实验仪器 | 第20-21页 |
| ·实验试剂 | 第21-22页 |
| ·实验及分析方法 | 第22-26页 |
| ·实验方法 | 第22-25页 |
| ·分析方法 | 第25-26页 |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6-28页 |
| ·标准气体的配制 | 第26-27页 |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7-28页 |
| 第三章DBD降解有机胺 | 第28-46页 |
| ·引言 | 第28页 |
| ·DBD降解一甲胺 | 第28-34页 |
| ·操作条件对降解的影响 | 第28-29页 |
| ·能率与外施电压的关系 | 第29-30页 |
| ·能率与初始浓度的关系 | 第30-31页 |
| ·碳平衡和CO2选择性 | 第31-32页 |
| ·产物和机理分析 | 第32-34页 |
| ·DBD降解二甲胺 | 第34-45页 |
| ·操作条件对降解的影响 | 第34-36页 |
| ·能率与外施电压的关系 | 第36-37页 |
| ·能率与初始浓度的关系 | 第37页 |
| ·碳平衡和CO2选择性 | 第37-39页 |
| ·产物和机理分析 | 第39-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四章 DBD降解混合气体 | 第46-53页 |
| ·引言 | 第46页 |
| ·DBD降解单独VOC | 第46-50页 |
| ·DBD降解甲苯 | 第46-47页 |
| ·DBD降解丙酮 | 第47-48页 |
| ·DBD降解乙酸乙酯 | 第48-50页 |
| ·DBD降解混合VOC | 第50-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五章 CPP降解甲苯 | 第53-67页 |
| ·引言 | 第53页 |
| ·DBD、准分子灯和CPP三种工艺对比 | 第53-55页 |
| ·CPP中准分子和等离子的协同效应 | 第53-54页 |
| ·碳平衡和CO2选择性对比 | 第54-55页 |
| ·填充气体对CPP的影响 | 第55-59页 |
| ·辐射光谱和辐射效率测定 | 第55-57页 |
| ·填充气体对CPP降解甲苯的影响 | 第57-59页 |
| ·操作条件对CPP降解甲苯的影响 | 第59-60页 |
| ·CPP降解甲苯副产物分析 | 第60-62页 |
| ·CPP降解甲苯中间产物分析 | 第62-64页 |
| ·CPP降解甲苯机理分析 | 第64-65页 |
| ·CPP与其他文献DBD降解甲苯对比 | 第65-66页 |
| ·CPP降解甲苯的可行性分析 | 第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 ·本课题的主要结论 | 第67-68页 |
| ·展望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77-78页 |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