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磺化褐煤的制备及吸附除钼性能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20页 |
·钼的生物学意义 | 第11-12页 |
·钼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 第11页 |
·钼缺乏或过量可能引起的疾病 | 第11-12页 |
·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 | 第12-13页 |
·化学沉淀法 | 第12页 |
·离子交换法 | 第12页 |
·膜分离法 | 第12页 |
·氧化还原法 | 第12页 |
·吸附法 | 第12-13页 |
·重金属离子吸附材料 | 第13-14页 |
·活性炭 | 第13页 |
·矿物吸附材料 | 第13页 |
·工农业废弃物 | 第13-14页 |
·纳米材料 | 第14页 |
·褐煤 | 第14页 |
·粘结剂研究现状 | 第14页 |
·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 | 第14-15页 |
·用作土壤有机肥料 | 第15页 |
·用作牲畜饲料 | 第15页 |
·用作工副业生产原料 | 第15页 |
·用作新型能源 | 第15页 |
·其它用途 | 第15页 |
·秸秆的主要组成和结构分析 | 第15-17页 |
·纤维素 | 第16页 |
·半纤维素 | 第16页 |
·木质素 | 第16-17页 |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17-20页 |
·选题意义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创新点 | 第19-20页 |
2 磺化褐煤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 第20-24页 |
·实验仪器及药剂 | 第20页 |
·实验方法 | 第20-21页 |
·磺化前后扫描电镜分析 | 第21页 |
·磺化前后比表面积分析 | 第21-22页 |
·磺化前后红外光谱分析 | 第22-23页 |
·磺化褐煤的机械强度 | 第23-24页 |
3 改性磺化褐煤的制备 | 第24-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4页 |
·影响改性磺化褐煤机械强度的因素 | 第24-26页 |
·NaOH 浓度对机械强度的影响 | 第24-25页 |
·改性时间对机械强度的影响 | 第25页 |
·改性温度对机械强度的影响 | 第25-26页 |
·改性前后扫描电镜分析 | 第26-27页 |
·改性前后比表面积分析 | 第27页 |
·改性前后红外光谱分析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4 磺化褐煤吸附性能研究 | 第29-43页 |
·实验仪器及药剂 | 第29-30页 |
·实验方法 | 第30-31页 |
·磺化褐煤吸附钼的影响因素 | 第31-35页 |
·初始 pH 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32-33页 |
·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33页 |
·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33-34页 |
·磺化褐煤用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34-35页 |
·吸附等温线研究 | 第35-38页 |
·吸附热力学研究 | 第38-39页 |
·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39-41页 |
·吸附前后红外光谱分析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5 改性磺化褐煤吸附性能研究 | 第43-55页 |
·改性磺化褐煤吸附钼的影响因素 | 第43-46页 |
·初始 pH 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43-44页 |
·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44页 |
·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44-45页 |
·改性磺化褐煤用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45-46页 |
·吸附等温线研究 | 第46-48页 |
·吸附热力学研究 | 第48-49页 |
·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49-51页 |
·磺化褐煤改性前后吸附钼的效果对比 | 第51-52页 |
·吸附前后红外光谱分析 | 第52-53页 |
·再生循环利用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5页 |
·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