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地基基础论文--地基和基础的理论和计算论文

尺寸效应对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性状影响的研究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第1-10页
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1页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4-18页
   ·刚性桩复合地基研究现状第18-27页
     ·国内外复合地基技术的应用进展第18-19页
     ·刚性桩复合地基设计理论及承载性状第19-27页
   ·刚性桩复合地基尺寸效应研究第27-29页
     ·基础尺寸效应问题第27页
     ·解决基础尺寸效应问题的经验方法第27-28页
     ·刚性桩复合地基尺寸效应第28-29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29-31页
     ·研究内容第29-30页
     ·本文研究方法第30-31页
第二章 地基基础尺寸效应分析及切线模量法第31-51页
   ·地基附加应力分布与基础尺寸的关系第31-36页
     ·竖直集中力作用下地基土中应力的Boussinesq解第31-32页
     ·矩形基底竖向附加应力与基础尺寸的关系第32-34页
     ·圆形基底均布荷载附加应力与圆形基础半径的关系第34-36页
   ·地基极限承载力与基础尺寸的关系第36-39页
     ·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第36-38页
     ·地基极限承载力与基础尺寸的关系第38-39页
   ·地基沉降与基础尺寸的关系第39-41页
   ·原位土切线模量法计算理论第41-47页
     ·线弹性方法第42页
     ·非线性双曲线切线模量法第42-46页
     ·原位土任意曲线的切线模量法第46-47页
   ·切线模量法应用的系统方法第47-50页
     ·原位试验确定切线模量法的计算参数第47-48页
     ·利用切线模量法计算地基土载荷沉降曲线第48-49页
     ·利用切线模量法计算单桩p-s曲线第49-50页
     ·桩土组合叠加计算模型方法第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三章 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性状的模型试验第51-77页
   ·室内模型试验第51-57页
     ·研究内容与试验目的第51页
     ·模型试验基本情况第51-54页
     ·试验材料及仪器设备第54-57页
     ·载荷试验加载方式第57页
   ·不同尺寸地基土压板试验成果第57-62页
     ·0.15m压板地基土载荷试验第57-58页
     ·0.25m压板地基土载荷试验第58-59页
     ·0.4m压板地基土载荷试验第59-60页
     ·0.5m压板地基土载荷试验第60-62页
   ·单桩载荷试验第62-64页
     ·无褥垫层单桩载荷试验第62-63页
     ·有褥垫层单桩载荷试验第63-64页
   ·无褥垫层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第64-70页
     ·无褥垫层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第64-68页
     ·无褥垫层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第68-70页
   ·不同尺寸压板有褥垫层复合地基试验成果第70-76页
     ·有褥垫层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第70-73页
     ·有褥垫层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第73-76页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四章 不同尺寸压板复合地基承载性状的试验研究第77-113页
   ·不同尺寸压板试验曲线对比第77-82页
     ·不同尺寸压板地基土试验曲线第77-78页
     ·不同尺寸压板无褥垫层复合地基试验曲线第78-79页
     ·不同尺寸压板有褥垫层复合地基试验曲线第79-80页
     ·相同尺寸压板有无褥垫层复合地基试验曲线对比第80-82页
   ·不同尺寸压板复合地基承载性状对比研究第82-89页
     ·有褥垫层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第83页
     ·压板无褥垫层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第83-84页
     ·相同尺寸压板有无褥垫层桩土应力比第84-86页
     ·压板下复合地基桩土荷载分担比第86-89页
   ·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性状分析第89-92页
     ·复合地基桩土受力性状第89-91页
     ·刚性桩复合地基尺寸效应分析第91-92页
   ·利用切线模量法获取地基土力学参数第92-100页
     ·根据地基土压板荷载试验数据建立s/p-s关系曲线第92-94页
     ·求压板地基土极限承载力及初始切线模量第94-98页
     ·推求模型箱内地基土力学参数第98-100页
   ·无褥垫层复合地基性状分析第100-106页
     ·利用切线模量法计算实际基础载荷沉降曲线第100-102页
     ·桩土组合叠加模型方法计算曲线与试验曲线对比第102-105页
     ·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对比分析第105-106页
   ·有褥垫层复合地基性状分析第106-112页
     ·利用切线模量法计算实际基础载荷沉降曲线第106-108页
     ·桩土组合叠加模型方法计算曲线与试验曲线对比第108-110页
     ·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对比分析第110-112页
   ·本章小结第112-113页
第五章 刚性桩复合地基实际承载力评估方法第113-140页
   ·概述第113页
   ·当前复合地基检测方法及问题探讨第113-118页
     ·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法第113-114页
     ·对现有刚性桩复合地基检测方法可靠性的思考第114-118页
   ·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评估方法第118-119页
   ·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性状评估实例分析第119-139页
     ·工程概况第119-120页
     ·工程地质条件第120-121页
     ·现场载荷试验第121-128页
     ·现场载荷试验检测复合地基承载力第128-134页
     ·利用本文的方法评估复合地基承载性状第134-137页
     ·复合地基承载性状评估第137-139页
   ·本文方法评估复合地基性状的特点第139页
   ·小结第139-140页
第六章 刚性桩复合地基设计方法探讨第140-166页
   ·刚性基础复合地基桩土变形协调机制第140-143页
     ·桩土变形协调条件第140-142页
     ·桩土共同承载的内在本质第142-143页
   ·桩土荷载传递力学性状第143-145页
     ·桩土相对位移第143-144页
     ·荷载传递力学模型第144页
     ·非线性双曲线模型传递函数第144-145页
   ·考虑桩端刺入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性状分析第145-149页
   ·刚性桩复合地基设计方法问题探讨第149-151页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规范方法及有关问题探讨第149-150页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规范方法及有关问题探讨第150-151页
   ·按沉降控制的刚性桩复合地基设计系统方法第151-156页
     ·复合地基设计控制方法第151-152页
     ·设计计算步骤第152-153页
     ·按沉降控制的复合地基设计计算方法第153-156页
   ·设计计算方法实例验证与承载性状分析第156-160页
     ·设计计算方法实例验证第156-159页
     ·复合地基桩的受力性状第159-160页
   ·褥垫层对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性状的影响研究第160-165页
     ·褥垫层对复合地基承载性状影响分析第160-163页
     ·桩身负摩阻力对复合地基总沉降的影响第163-165页
   ·本章小结第165-166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66-168页
   ·结论第166-167页
   ·展望第167-168页
中外文参考文献第168-177页
攻博期间发表的的科研成果目录第177-178页
致谢第178-179页

论文共1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防灾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支持方法研究
下一篇:双轮铣槽机铣轮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