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勘探论文--地震勘探论文

海上全方位观测系统的采集设计方法技术研究

作者简介第1-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3页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5页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第15-19页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9页
     ·选题的发展趋势第19页
     ·选题存在的问题第19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方法思路第19-21页
     ·研究内容第19-20页
     ·技术路线第20-21页
     ·方法思路第21页
 §1.4 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第21-23页
第二章 三维地震地质模型特征分析及建立第23-29页
 §2.1 模型特征分析第23-25页
     ·崎岖海底特征第23-24页
     ·深水区下伏复杂构造特征第24-25页
 §2.2 三维地震地质建模第25-26页
     ·基于Delaunay网格剖分建模的基本原理第25-26页
     ·离散数据的空间插值方法第26页
 §2.3 三维复杂地震地质模型的建立和显示第26-29页
第三章 海上拖缆全方位采集观测系统参数论证第29-38页
 §3.1 主要地球物理参数论证第29-30页
 §3.2 地震采集方向的选择第30-32页
 §3.3 分辨率分析第32-34页
     ·纵向分辨率第32-33页
     ·横向分辨率第33-34页
 §3.4 面元大小第34-35页
 §3.5 最小偏移距第35页
 §3.6 环形半径和拖缆长度第35-38页
第四章 海上拖缆全方位地震采集观测系统设计第38-62页
 §4.1 窄方位(NAZ)观测系统第39-41页
 §4.2 全方位(FAZ)观测系统第41-46页
     ·单船环绕采集技术第43-45页
     ·多船环绕采集技术第45-46页
 §4.3 全方位(FAZ)观测系统圆形采集路径设计第46-49页
     ·圆形采集路径公式第46-48页
     ·圆形采集路径采集观测系统设计第48-49页
 §4.4 全方位(FAZ)观测系统螺旋形采集路径设计第49-51页
     ·螺旋形采集路径公式第49-50页
     ·螺旋形采集路径采集观测系统设计第50-51页
 §4.5 全方位(FAZ)观测系统特殊采集路径设计第51-61页
     ·特殊采集路径公式第51-52页
     ·特殊路径采集观测系统设计第52-57页
     ·特殊路径采集观测系统航行时间的讨论第57-61页
 §4.6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五章 海上拖缆全方位地震采集随机采样理论第62-71页
 §5.1 随机采样基本理论第62-64页
     ·奈奎斯特定理第62-63页
     ·随机采样策略第63页
     ·随机采样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第63-64页
 §5.2 地震数据的规则采样与随机采样假频分析第64-67页
     ·地震数据的规则采样第64-66页
     ·地震数据的随机采样第66-67页
 §5.3 海上拖缆全方位观测系统下的随机采样空间假频分析第67-69页
     ·随机采样全方位观测系统设计第67-68页
     ·全方位观测系统炮点随机采样频谱分析第68-69页
 §5.4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六章 海上拖缆全方位地震采集观测系统评价第71-88页
 §6.1 观测系统评价方法的基本原理第71-72页
     ·射线照明技术的基本原理第71-72页
     ·波动方程照明技术的基本原理第72页
 §6.2 海上拖缆全方位采集观测系统的均匀性分析第72-78页
     ·覆盖次数的均匀性分析第72-76页
     ·炮检距的均匀性分析第76页
     ·方位角的均匀性分析第76-77页
     ·采集脚印分析第77-78页
 §6.3 面向目标射线照明评价观测系统的合理性第78-85页
     ·全方位圆形路径采集观测系统与宽方位采集观测系统对比分析第78-82页
     ·全方位特殊路径采集观测系统模拟偏移振幅分析第82-83页
     ·全方位圆形路径采集观测系统方位角分析第83-85页
 §6.4 面向目标单程波波动方程照明评价观测系统的合理性第85-87页
     ·全方位圆形路径采集观测系统与宽方位采集观测系统对比分析第85-86页
     ·全方位圆形路径采集观测系统与特殊路径采集观测系统对比分析第86-87页
 §6.5 本章小结第87-88页
第七章 海上OBC全方位地震采集关键技术研究第88-111页
 §7.1 海上OBC全方位地震采集观测系统设计第88-89页
 §7.2 海上OBC全方位地震采集三分量检波器的水平面校正第89-102页
     ·海上OBC全方位地震采集三分量坐标系旋转基本原理第90页
     ·海上OBC全方位地震采集三分量水平面校正公式推导第90-101页
     ·模型试算第101-102页
 §7.3 海上OBC全方位地震采集方位角求取精度分析第102-110页
     ·海上OBC全方位地震采集三分量极化分析原理第103-104页
     ·二维数据极化分析第104-107页
     ·三维数据极化分析第107-110页
 §7.4 本章小结第110-111页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第111-113页
 §8.1 结论第111-112页
 §8.2 建议第112-113页
致谢第113-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浙江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下一篇:强降雨作用下类土质滑坡演化过程及破坏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