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 第1-9页 |
摘要 | 第9-12页 |
Abstract | 第12-1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9-28页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 第20-25页 |
·土遗址的主要环境地质病害 | 第20-21页 |
·遗址区水害产生机理研究 | 第21-22页 |
·遗址区水害治理措施 | 第22页 |
·遗址边坡稳定性研究 | 第22-23页 |
·遗址边坡稳定性加固措施 | 第23-25页 |
·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 第25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第25-28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6-27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7-28页 |
第二章 熊家冢遗址区地质环境 | 第28-36页 |
§2.1 地理位置 | 第28-29页 |
§2.2 自然地理环境和地形地貌 | 第29-30页 |
§2.3 地层岩性 | 第30-31页 |
§2.4 地质构造及地震 | 第31页 |
§2.5 水文地质条件 | 第31-34页 |
§2.6 主要环境地质病害 | 第34-35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遗址区土体的工程性质 | 第36-72页 |
§3.1 土的物质组成 | 第36-43页 |
·粒度组成 | 第36-39页 |
·矿物成分 | 第39-41页 |
·化学成分 | 第41页 |
·可溶盐 | 第41-43页 |
§3.2 土的物理性质 | 第43-45页 |
·土的含水率和密度 | 第43-44页 |
·土体的稠度界限 | 第44-45页 |
§3.3 土体的剪切性和压缩性 | 第45-57页 |
·土体的剪切性 | 第45-53页 |
·土体的压缩性 | 第53-57页 |
§3.4 土体膨胀性和收缩性 | 第57-64页 |
·土体的膨胀特性 | 第57-61页 |
·土体的收缩特征 | 第61-64页 |
§3.5 膨胀土的判别分类 | 第64-66页 |
·按粘粒含量、液限、塑性指数和阳离子交换量进行分类 | 第64-65页 |
·按自由膨胀率、液限、塑性指数和胶粒含量进行分类 | 第65-66页 |
·多元线性函数的判别方法 | 第66页 |
§3.6 土体的压实性 | 第66-68页 |
§3.7 土体的透水性 | 第68-69页 |
§3.8 遗址区主要环境地质病害产生的因素 | 第69-70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四章 遗址土抗剪强度的影响因素 | 第72-100页 |
§4.1 含水率对抗剪强度的影响 | 第72-76页 |
·含水率对第1层土抗剪强度的影响 | 第72-74页 |
·含水率对第2层土抗剪强度的影响 | 第74-76页 |
§4.2 干湿循环对抗剪强度的影响 | 第76-85页 |
·干湿循环对第1层土抗剪强度的影响 | 第78-80页 |
·干湿循环对第2层土抗剪强度的影响 | 第80-83页 |
·干湿循环对第3层土抗剪强度的影响 | 第83-85页 |
§4.3 膨胀土的土水特性 | 第85-89页 |
§4.4 非饱和强度特性 | 第89-98页 |
·非饱和土的剪切性 | 第89-94页 |
·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理论 | 第94-9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8-100页 |
第五章 墓坑边坡稳定性评价 | 第100-124页 |
§5.1 边坡降雨入渗模型 | 第101-105页 |
·非饱和流方程 | 第101-102页 |
·考虑降雨的边坡非饱和瞬态流控制方程和求解 | 第102-105页 |
§5.2 膨胀土边坡强度理论 | 第105-108页 |
·强度在空间上的分带取值法 | 第106-107页 |
·膨胀土的非饱和土强度理论 | 第107-108页 |
§5.3 降雨条件下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 | 第108-112页 |
·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条分法 | 第108-109页 |
·考虑基质吸力作用的Morgenstern-Price法 | 第109-112页 |
§5.4 降雨作用下主冢墓坑边坡渗流场研究 | 第112-119页 |
·降雨作用下遗址区渗流场变化规律 | 第113-114页 |
·不同水源对主冢墓坑边坡的补给量计算 | 第114-119页 |
§5.5 主冢墓坑边坡稳定性评价 | 第119-121页 |
·降雨作用下边坡稳定性计算 | 第119-120页 |
·考虑裂隙作用的边坡稳定性计算 | 第120-121页 |
§5.6 主冢墓坑坑底突涌稳定性计算 | 第121-122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122-124页 |
第六章 遗址土化学加固 | 第124-140页 |
§6.1 遗址保护环境界定 | 第124-126页 |
§6.2 遗址土化学加固 | 第126-136页 |
·优选化学加固材料 | 第126-127页 |
·加固土的物理性质 | 第127-129页 |
·加固土的胀缩性 | 第129页 |
·加固土的水稳定性 | 第129-130页 |
·加固土的压缩性 | 第130-131页 |
·加固土的透水性 | 第131-134页 |
·加固土的矿物成分和结构特征 | 第134-136页 |
§6.3 土体初始含水率对加固效果的影响 | 第136-139页 |
·初始含水率对加固剂渗透深度的影响 | 第136-137页 |
·初始含水率对加固剂渗透量的影响 | 第137页 |
·初始含水率对加固土强度的影响 | 第137-138页 |
·初始含水率对加固土抗风化能力的影响 | 第138-139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39-140页 |
第七章 主要环境地质病害治理 | 第140-148页 |
§7.1 遗址区水害治理 | 第140-142页 |
·遗址区整体水害治理措施 | 第140-141页 |
·主冢墓坑边坡水害治理 | 第141-142页 |
§7.2 墓坑边坡加固 | 第142-147页 |
·主冢墓坑边坡加固 | 第142-143页 |
·殉葬墓边坡整体加固措施 | 第143-147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147-148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48-151页 |
§8.1 结论 | 第148-150页 |
§8.2 建议 | 第150-151页 |
致谢 | 第151-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152-1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