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1 引言 | 第12-20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6-20页 |
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0-25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0-22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分析 | 第20页 |
·强可持续与弱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0-22页 |
·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第22-24页 |
·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 | 第24-25页 |
3 四川煤炭资源供求状况分析 | 第25-37页 |
·四川省能源结构现状 | 第25-32页 |
·能源储量状况 | 第25-27页 |
·能源供给状况 | 第27-29页 |
·能源消费状况 | 第29-30页 |
·能源供求结构分析 | 第30-32页 |
·四川省煤炭资源特征分析 | 第32-34页 |
·四川煤炭资源禀赋特点 | 第32-33页 |
·四川煤炭资源消费状况 | 第33-34页 |
·四川省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34-37页 |
·能源消费结构不够合理,煤炭供应缺口呈扩大之势 | 第34页 |
·供应体系不稳定,保障程度低 | 第34-35页 |
·煤炭资源接续存在问题,内部挖潜有忧 | 第35-36页 |
·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 | 第36-37页 |
4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四川省煤炭资源生产与消费需求的预测 | 第37-48页 |
·灰色系统理论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37-39页 |
·四川省煤炭资源灰色预测模型的建立和预测 | 第39-48页 |
·灰色预测模型 | 第39-40页 |
·四川省煤炭资源生产量预测模型建立及预测 | 第40-42页 |
·四川省煤炭资源消费需求预测模型建立及预测 | 第42-45页 |
·四川省未来煤炭供求形势分析 | 第45-48页 |
5 实现四川省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 第48-62页 |
·优化调整能源生产结构 | 第48-52页 |
·加大水能资源的开发 | 第48-49页 |
·大力开发天然气资源 | 第49-50页 |
·积极发展太阳能产业 | 第50页 |
·稳步推进核电建设 | 第50-51页 |
·推进生物质能开发利用 | 第51-52页 |
·加快煤炭的生产储备建设提高煤炭的供应应急能力 | 第52-54页 |
·加强横向经济联系,扩大煤源 | 第52-53页 |
·建立和完善煤炭资源运输体系和储备体系 | 第53-54页 |
·加强煤炭资源的勘查力度 | 第54页 |
·加强对煤炭产业的资源整合 | 第54-57页 |
·完善煤炭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制度 | 第57-59页 |
·完善煤炭开发者的产权,明细生态补偿的责任 | 第58页 |
·制定煤炭开发环境补偿的专门法律,规范煤炭开发生态补偿机 | 第58页 |
·完善开采许可证制度以及环境评价制度 | 第58-59页 |
·建立煤炭开发生态补偿恢复保证金制度 | 第59页 |
·加强煤炭资源的高效清洁利用 | 第59-62页 |
6 结论 | 第62-65页 |
·研究结论 | 第62-64页 |
·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后记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