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的状况 | 第11-14页 |
(一)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1-12页 |
(二)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2-14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5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15页 |
(一) 创新 | 第15页 |
(二) 不足 | 第15页 |
第一章 甘南藏族自治州“新农合”实施的背景及实施情况 | 第15-24页 |
一、甘南藏族自治州“新农合”政策实施的背景 | 第15-20页 |
(一) 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州情简介 | 第15-16页 |
(二) “新农合”政策在全国的实施 | 第16-18页 |
(三) 甘南藏族自治州实施“新农合”的必然性 | 第18-19页 |
(四) 甘南藏族自治州实施“新农合”政策的意义 | 第19-20页 |
二、近年来甘南藏族自治州“新农合”实施的情况 | 第20-24页 |
(一) 甘南藏族自治州农牧民参合的基本情况 | 第20-21页 |
(二) 筹资状况及其渠道 | 第21页 |
(三) 参合补偿情况分析 | 第21-23页 |
(四) 基层医疗机构基础建设现状 | 第23页 |
(五) “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水平 | 第23-24页 |
第二章 甘南藏族自治州“新农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24-28页 |
一、实施初期农牧民对“新农合”政策的理解程度不高 | 第24-25页 |
二、大医院补偿率偏低,“大病统筹”补偿面太窄,影响参合农民的长期积极性 | 第25页 |
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能力较低,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不高 | 第25-28页 |
(一) 甘南藏族自治州农村卫生人才严重匮乏 | 第26页 |
(二) 经办机构和管理人员工作能力有待提高 | 第26页 |
(三) “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地理上的可及性不高 | 第26页 |
(四) “新农合”信息化管理程度偏低,网络建设不完善 | 第26-27页 |
(五) “新农合”监管机制尚待完善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甘南藏族自治州“新农合”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8-31页 |
一、政府对“新农合”的宣传力度不够影响农牧民对“新农合”政策的认知 | 第28页 |
二、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偏低是制约“新农合”发展的重要原因 | 第28-30页 |
三、医疗费用快速上涨,影响农牧民参合的受益性 | 第30页 |
四、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服务可及性不高,难以完全满足群众的需要 | 第30-31页 |
第四章 进一步完善甘南藏族自治州“新农合”制度的对策建议 | 第31-37页 |
一、进一步改善基础卫生设施,建设完善的医疗卫生体系 | 第31-32页 |
二、提高农牧区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 第32页 |
三、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扩大就业,提高农牧民参合的物质基础 | 第32-33页 |
四、加强政府监督、强化企业责任意识,共同降低医疗费用 | 第33-34页 |
五、加快“一卡通”工作建设,完成与省级管理信息平台的对接 | 第34-35页 |
六、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农牧民对新农合制度的理解和参与 | 第35页 |
七、探索建立藏医药发展模式,发展藏医药特色产业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附录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