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导论 | 第11-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方法 | 第15-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第17-18页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 第18-23页 |
·相关概念 | 第18-19页 |
·围填海造地 | 第18页 |
·围填海“直通车” | 第18-19页 |
·相关理论分析 | 第19-23页 |
·海岸带综合管理理论 | 第19-20页 |
·海陆统筹及海陆发展一体化理论 | 第20页 |
·围填海造地效益理论分析 | 第20-22页 |
·政府流程再造理论 | 第22-23页 |
3 广东省围填海现状及其管理制度 | 第23-36页 |
·广东省围填海造地现状 | 第23-25页 |
·广东省围填海管理的相关政策 | 第25-28页 |
·广东省围填海造地审批程序 | 第28-29页 |
·广东省围填海造地海域使用金缴纳规定 | 第29页 |
·湛江市、江门市等地围填海创新管理试点情况 | 第29-31页 |
·湛江市 | 第29-30页 |
·江门市新会区 | 第30页 |
·中山市 | 第30-31页 |
·小结 | 第31页 |
·广东省现行围填海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1-36页 |
·审批手续繁琐,程序重复 | 第31-32页 |
·围填海造地项目基本建设难以顺利进行 | 第32-33页 |
·海域使用权人的权益未得到保障 | 第33页 |
·不利于对围填海建设项目的管理 | 第33-34页 |
·创新试点进度缓慢,效果不明显 | 第34页 |
·小结 | 第34-36页 |
4 围填海“直通车”的提出及其可行性分析 | 第36-43页 |
·围填海“直通车”可行性的政策分析 | 第36-39页 |
·海域使用权用益物权性质的内在要求 | 第36-37页 |
·《海域使用管理法》没有限制如何换证 | 第37-38页 |
·重复审批不符合行政许可的法律精神 | 第38页 |
·回收土地违反《土地法》的相关规定 | 第38-39页 |
·海域使用权与土地使用权审批依据比较 | 第39-42页 |
·海域使用论证与土地预审比较 | 第41页 |
·填海竣工验收与建设项目用地呈报比较 | 第41-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5 沿海各省市开通围填海“直通车”政策的经验及启示 | 第43-49页 |
·海域管理制度创新先行者——浙江省 | 第43-44页 |
·从省级层面推动的——河北省 | 第44页 |
·创新海域使用权抵押——山东省 | 第44-45页 |
·乐清市开展围填海“直通车”政策案例 | 第45-47页 |
·实施背景 | 第45页 |
·具体做法 | 第45-46页 |
·乐清市围填海“直通车”政策的实际成效 | 第46-47页 |
·小结 | 第47-49页 |
6 广东省围填海“直通车”政策的构想及建议 | 第49-56页 |
·广东省围填海“直通车”政策的构想 | 第49-52页 |
·基本建设用海海域使用权的取得方式 | 第49页 |
·基本建设用海项目的审批流程 | 第49-51页 |
·办理《房屋产权证》后的抵押、转让和注销手续 | 第51页 |
·基本建设用海审批部门的主要职责 | 第51-52页 |
·广东省实施围填海“直通车”政策的建议 | 第52-56页 |
·更新观念,建立健全法制保障 | 第52页 |
·加强部门协作,完善规划衔接 | 第52-53页 |
·加强海域使用权管理,调整海域使用金分成 | 第53-54页 |
·从严审批与管理用海建设项目 | 第54-55页 |
·进一步推进围填海“直通车”试点工作 | 第55-56页 |
7 结语 | 第56-58页 |
·研究结论 | 第56页 |
·研究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作者简介 | 第62-63页 |
导师简介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