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5页 |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原理 | 第14-16页 |
·生物脱氮原理 | 第14-15页 |
·生物除磷原理 | 第15-16页 |
·A~2/O 工艺的特点 | 第16-20页 |
·A~2/O 工艺的特点及优势 | 第16-17页 |
·A~2/O 工艺的不足 | 第17-18页 |
·A~2/O 工艺的改良和变形 | 第18-20页 |
·生物脱氮除磷新理论和新技术 | 第20-23页 |
·生物脱氮新理论和新技术 | 第20-22页 |
·反硝化除磷理论和技术 | 第22-23页 |
·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23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第2章 试验装置和方法 | 第25-28页 |
·原水水质 | 第25页 |
·试验装置 | 第25-27页 |
·监测指标和分析方法 | 第27-28页 |
第3章 改良型 A~2/O 工艺简介及启动 | 第28-35页 |
·改良型 A~2/O 工艺简介 | 第28-29页 |
·改良型 A~2/O 工艺启动及对污染物的去除 | 第29-33页 |
·改良型 A~2/O 工艺的启动情况 | 第29-30页 |
·系统启动期间对 COD 的去除效果 | 第30-31页 |
·系统启动期间对 TP 的去除效果 | 第31-32页 |
·系统启动期间对 NH_4~+-N 的去除情况 | 第32-33页 |
·系统启动期间 SS 的变化情况 | 第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4章 改良型 A~2/O 工艺运行影响因素研究 | 第35-64页 |
·进水分配比对改良型 A~2/O 工艺的影响 | 第35-44页 |
·进水分配比对 COD 去除的影响 | 第35-37页 |
·不同进水分配比下 NO–3-N 和 NO–2-N 的进出水变化情况 | 第37-38页 |
·进水分配比对 NH_4~+-N 的去除影响 | 第38-39页 |
·进水分配比对 TN 去除的影响 | 第39-42页 |
·进水分配比对 TP 去除的影响 | 第42-43页 |
·进水分配比对 SS 去除的影响 | 第43-44页 |
·体积比对改良型 A~2/O 工艺的影响 | 第44-50页 |
·体积比对系统生物除磷性能的影响 | 第44-45页 |
·体积比对生物脱氮性能的影响 | 第45-48页 |
·体积比对 COD 去除的影响 | 第48页 |
·体积比对工艺运行污泥特性的影响 | 第48-50页 |
·低温下改良型 A~2/O 工艺的运行效果 | 第50-56页 |
·低温下不同污泥负荷对系统 COD 去除的影响 | 第50-51页 |
·低温下不同污泥负荷对系统脱氮效果的影响 | 第51-53页 |
·低温下污泥负荷对系统除磷效果的影响 | 第53-55页 |
·低温下不同污泥负荷对 TP 的去除效果 | 第54页 |
·低温下系统的反硝化除磷 | 第54-55页 |
·低温下系统污泥及微生物特性 | 第55-56页 |
·混合液回流比对改良型 A~2/O 工艺的影响 | 第56-58页 |
·其他因素对改良型 A~2/O 工艺运行效果的影响 | 第58-60页 |
·污泥回流比对改良型 A~2/O 工艺性能的影响 | 第58-59页 |
·污泥龄对改良型 A~2/O 工艺性能的影响 | 第59-60页 |
·改良型 A~2/O 工艺运行过程中的脱氮除磷新技术 | 第60-62页 |
·反硝化除磷 | 第60-61页 |
·同时硝化反硝化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5章 改良型 A~2/O 工艺工艺在冲击下运行情况及污泥特性 | 第64-81页 |
·冲击负荷下改良型 A~2/O 工艺的运行情况 | 第64-70页 |
·较低负荷下改良型 A~2/O 工艺的运行情况 | 第64-67页 |
·较低负荷下改良型 A~2/O 工艺对主要营养物的去除情况 | 第64-66页 |
·较低负荷下改良型 A~2/O 工艺污泥的特性 | 第66-67页 |
·较高负荷下改良型 A~2/O 工艺的运行情况 | 第67-70页 |
·较高负荷下改良型 A~2/O 工艺对主要营养物的去除情况 | 第67-69页 |
·较高负荷下改良型 A~2/O 工艺污泥状况 | 第69-70页 |
·改良型 A~2/O 工艺中 DO 的变化 | 第70-71页 |
·工业废水的冲击 | 第71-75页 |
·工业废水冲击下改良型 A~2/O 工艺对 COD 的去除情况 | 第72-73页 |
·工业废水冲击下改良型 A~2/O 工艺对 NH_4~+-N 的去除情况 | 第73-74页 |
·工业废水冲击下改良型 A~2/O 工艺对 TP 的去除情况 | 第74-75页 |
·改良型 A~2/O 工艺运行过程活性污泥性能和微生物 | 第75-79页 |
·系统稳定运行情况下的活性污泥性能和微生物 | 第75-76页 |
·系统污泥老化时活性污泥和微生物特性 | 第76-77页 |
·系统非丝状菌污泥膨胀时活性污泥和微生物特性 | 第77-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结论和建议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9页 |
作者简介 | 第89-90页 |
发表论文情况 | 第90页 |
在学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