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中继网络性能优化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符号说明 | 第11-12页 |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12-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6页 |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 ·认知无线电网络的目标 | 第14-15页 |
| ·无线信道 | 第15-16页 |
| ·认知网络中的协作技术 | 第16-20页 |
| ·协作频谱感知 | 第18-19页 |
| ·中继协作技术 | 第19-20页 |
| ·认知无线电网络中协作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 ·课题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23-25页 |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 ·主要创新点 | 第24-25页 |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5-26页 |
| 第二章 认知单中继网络的联合优化 | 第26-51页 |
| ·引言 | 第26-27页 |
| ·协作频谱感知 | 第27-36页 |
| ·协作频谱感知模型 | 第27-28页 |
| ·能量检测 | 第28-31页 |
| ·判决融合准则 | 第31-36页 |
| ·认知中继网络的中断性能优化 | 第36-44页 |
| ·认知中继协作传输模型 | 第36-40页 |
| ·认知网络的中断概率 | 第40-44页 |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44-49页 |
| ·小结 | 第49-51页 |
| 第三章 多中继协作传输网络的性能优化 | 第51-71页 |
| ·引言 | 第51-52页 |
| ·系统模型 | 第52-54页 |
| ·最优功率分配优化方法 | 第54-58页 |
| ·优化方法 | 第55-56页 |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56-58页 |
| ·基于位置的中继节点优化选择方法 | 第58-64页 |
| ·优化方法 | 第58-61页 |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61-64页 |
| ·基于椭圆模型的功率 -位置联合优化方法 | 第64-70页 |
| ·联合优化方法 | 第64-66页 |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66-70页 |
| ·小结 | 第70-71页 |
| 第四章 认知多中继网络的中断性能优化 | 第71-79页 |
| ·引言 | 第71-72页 |
| ·系统模型 | 第72页 |
| ·认知多中继网络的中断性能优化 | 第72-75页 |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75-77页 |
| ·小结 | 第77-79页 |
| 第五章 认知中继网络的吞吐量和能量效率优化 | 第79-103页 |
| ·引言 | 第79-80页 |
| ·吞吐量最优化 | 第80-87页 |
| ·基于非协作感知的吞吐量最优化 | 第80-84页 |
| ·基于协作感知的吞吐量最优化 | 第84-87页 |
| ·能量消耗 | 第87-88页 |
| ·能量效率最优化 | 第88-92页 |
| ·基于非协作感知的能量效率最优化 | 第88-91页 |
| ·基于协作感知的能量效率最优化 | 第91-92页 |
| ·仿真分析 | 第92-102页 |
| ·小结 | 第102-103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3-105页 |
| ·论文总结 | 第103-104页 |
| ·工作展望 | 第104-10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5-116页 |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16-117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17-118页 |
| 致谢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