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研究背景 | 第7页 |
·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第7-8页 |
·理论意义 | 第7-8页 |
·现实意义 | 第8页 |
·文献综述 | 第8-13页 |
·国外文献研究 | 第8-10页 |
·国内文献研究 | 第10-12页 |
·文献述评 | 第12-13页 |
·可能的创新 | 第13页 |
·内容框架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相关理论 | 第14-22页 |
·内部控制的概念 | 第14页 |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 | 第14-18页 |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概念及特征 | 第14-15页 |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主体 | 第15-16页 |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内容 | 第16-17页 |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目标 | 第17页 |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程序 | 第17-18页 |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原则 | 第18页 |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相关理论 | 第18-21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9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9-20页 |
·信号传递理论 | 第20页 |
·因果关系论 | 第20-21页 |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有效性的价值 | 第21-22页 |
第三章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有效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22-33页 |
·自我评价报告披露现状概述 | 第22-23页 |
·实证设计与检验 | 第23-33页 |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 第23页 |
·研究假设 | 第23-26页 |
·研究变量的选择 | 第26-28页 |
·回归模型的设计 | 第28页 |
·回归方程的结果及分析 | 第28-33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建议 | 第33-39页 |
·强化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 | 第33-36页 |
·加强监管部门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监管 | 第36-3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不足 | 第39-42页 |
·研究结论 | 第39-40页 |
·不足之处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研究生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第45-46页 |
后记与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