醚胺类脱硅药剂的合成及在胶磷矿反浮选工艺中的应用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前言 | 第11-13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3-23页 |
| ·磷矿资源 | 第13-14页 |
| ·磷矿选矿方法 | 第14-15页 |
| ·浮选工艺流程 | 第15-16页 |
| ·捕收剂 | 第16-19页 |
| ·脂肪酸类阴离子型捕收剂 | 第17-18页 |
| ·胺类阳离子捕收剂的特点 | 第18-19页 |
| ·阴离子捕收剂与阳离子捕收剂反浮选脱硅的比较 | 第19页 |
| ·课题背景 | 第19-21页 |
| ·课题研究目地及意义 | 第21-23页 |
| 第2章 醚胺类捕收剂的合成 | 第23-39页 |
| ·目的化合物确立思路 | 第23-24页 |
| ·醚胺的结构探索 | 第24-26页 |
| ·同碳原子数的脂肪烃基与脂环烃基,芳香烃基的比较 | 第24-25页 |
| ·烃基饱和与不饱和的影响 | 第25-26页 |
| ·叔胺、仲胺、伯胺的比较 | 第26页 |
| ·醚胺结构的确立 | 第26页 |
| ·合成路线设计 | 第26-28页 |
| ·烷基醚胺捕收剂的合成路线设计 | 第27页 |
| ·酰基醚胺捕收剂的合成路线设计 | 第27-28页 |
|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第28-30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28页 |
| ·实验装置图 | 第28-29页 |
| ·烷基醚胺类化合物的合成 | 第29-30页 |
| ·酰基醚胺类化合物的合成 | 第3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0-37页 |
| ·合成路线的讨论 | 第30-32页 |
| ·反应机理 | 第32-33页 |
| ·目标化合物确证 | 第33-37页 |
| ·浮选药剂的复配 | 第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 第3章 双反浮选选矿试验 | 第39-65页 |
| ·双反浮选选矿试验的目的 | 第39页 |
| ·试样来源及性质 | 第39页 |
| ·试验矿样制备 | 第39-40页 |
| ·试验条件 | 第40-42页 |
| ·试验设备 | 第40页 |
| ·试验用浮选药剂与用水 | 第40-41页 |
| ·矿样分析方法 | 第41页 |
| ·磨矿细度与磨矿时间关系试验 | 第41-42页 |
| ·双反浮选工艺流程选矿试验 | 第42-54页 |
| ·反浮选脱镁试验 | 第42-43页 |
| ·脱硅性能对比试验 | 第43-49页 |
| ·YA-12反浮脱硅粗选试验 | 第49-51页 |
| ·YA-12反浮脱硅扫选试验 | 第51-52页 |
| ·双反浮选开路流程试验 | 第52-54页 |
| ·YA-12与AS-12的比较 | 第54-56页 |
| ·磨矿细度确定试验 | 第56-59页 |
| ·双反浮选闭路流程试验 | 第59-63页 |
| ·双反浮选闭路流程产品多元素分析 | 第62-63页 |
| ·双反浮选药剂费用计算 | 第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 第4章 浮选作用机理研究 | 第65-81页 |
| ·试样制备说明 | 第65页 |
| ·接触角 | 第65-70页 |
| ·接触角与浮选的关系 | 第65-66页 |
| ·试样制备 | 第66-67页 |
| ·合成药剂改变矿物接触角试验 | 第67-70页 |
| ·表面张力 | 第70-72页 |
| ·表面张力与浮选的关系 | 第70页 |
| ·合成药剂降低矿浆溶液表面张力试验 | 第70-72页 |
| ·动电位 | 第72-74页 |
| ·动电位与浮选的关系 | 第72页 |
| ·动电位测定 | 第72-74页 |
| ·吸附量测定 | 第74-78页 |
| ·试样制备 | 第74页 |
| ·吸附量实验 | 第74-78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78-79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 第5章 总结 | 第81-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 论文发表情况 | 第87-89页 |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