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目录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65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提出、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39页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12-38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38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38-39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39-60页 |
一、健康及其相关研究 | 第39-43页 |
二、健康公平及其相关研究 | 第43-57页 |
三、健康与其他医疗卫生领域的关联研究 | 第57-60页 |
第三节 其他问题说明 | 第60-65页 |
一、研究数据与研究方法 | 第60-61页 |
二、研究路径与主要内容 | 第61-62页 |
三、创新点、难点与不足 | 第62-65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概念界定与评估指标方法 | 第65-122页 |
第一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65-91页 |
一、人力资本理论 | 第65-75页 |
二、健康经济学相关理论 | 第75-88页 |
三、阿玛蒂亚·森的自由与可行能力 | 第88-91页 |
第二节 健康与健康的测量 | 第91-102页 |
一、健康 | 第91-93页 |
二、健康的测量 | 第93-96页 |
三、QWB指标与SAH指标 | 第96-102页 |
第三节 健康平等与健康公平 | 第102-122页 |
一、平等与公平 | 第102-107页 |
二、健康平等与健康公平 | 第107-114页 |
三、健康平等与健康公平的测量 | 第114-122页 |
第三章 国民健康比较与健康平等状况评估 | 第122-166页 |
第一节 国民基本状况描述性分析 | 第122-144页 |
一、数据说明及变量选择 | 第122-132页 |
二、国民健康状况描述分析 | 第132-136页 |
三、国民其他方面状况描述分析 | 第136-144页 |
第二节 国民健康比较分析 | 第144-161页 |
一、国民健康比较分析:基于QWB指标 | 第144-152页 |
二、国民健康比较分析:基于SAH指标 | 第152-158页 |
三、国民健康比较分析结论 | 第158-161页 |
第三节 国民健康平等的测量 | 第161-166页 |
一、国民健康平等状况的测量:基于QWB | 第161-162页 |
二、国民健康平等状况的测量:基于SAH | 第162-164页 |
三、国民健康平等测量的结论 | 第164-166页 |
第四章 国民健康公平性检验与影响因素分析 | 第166-252页 |
第一节 国民健康公平及影响因素检验:基于OLS回归 | 第168-201页 |
一、全体国民的检验结果 | 第168-188页 |
二、城镇居民的检验结果 | 第188-194页 |
三、农村居民的检验结果 | 第194-201页 |
第二节 国民健康公平及影响因素检验:基于Ordered Probit回归 | 第201-228页 |
一、全体国民的检验结果 | 第203-214页 |
二、城镇居民的检验结果 | 第214-221页 |
三、农村居民的检验结果 | 第221-228页 |
第三节 国民健康公平及影响因素的进一步检验:基于Quantile Regression | 第228-252页 |
一、全体国民的检验结果 | 第231-239页 |
二、城镇居民的检验结果 | 第239-244页 |
三、农村居民的检验结果 | 第244-252页 |
第五章 构建国民健康公平保障与促进体系 | 第252-295页 |
第一节 建立国民收入增长和公平分配保障机制 | 第253-270页 |
一、深化对收入分配问题的理解 | 第253-259页 |
二、分配不公平问题及其原因 | 第259-263页 |
三、建立公平的收入分配体制 | 第263-270页 |
第二节 完善国民健康卫生服务保障体系 | 第270-291页 |
一、进一步促进国民卫生服务体系改革发展 | 第271-284页 |
二、进一步促进国民医疗保障体系改革与发展 | 第284-289页 |
三、进一步促进国民药品供应体系改革发展 | 第289-291页 |
第三节 完善促进社会公平的其他保障体系 | 第291-295页 |
一、加快改革户籍及其他福利制度 | 第291-292页 |
二、促进国民教育的稳健发展 | 第292-293页 |
三、促进国民健康意识和习惯变革 | 第293-295页 |
参考文献 | 第295-311页 |
攻读博士阶段的科研成果 | 第311-313页 |
后记 | 第313-3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