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民国时期民居建筑调查及保护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民国时期民居历史建筑概念的界定 | 第10-11页 |
·民国时期民居历史建筑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论文研究客观背景 | 第12页 |
·论文研究主观背景 | 第12页 |
·民国时期民居历史建筑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2 民国时期历史建筑课题研究现状及学术界关注 | 第14-18页 |
·民国时期历史建筑国内现状以 | 第14-15页 |
·国外历史建筑现状研究及保护 | 第15-16页 |
·国内外历史建筑相关的保护方法及研究成果 | 第16-18页 |
3 武汉民国时期历史建筑保护的研究方式 | 第18-20页 |
·历史建筑保护保护的研究方式 | 第18-20页 |
·学科交叉法 | 第18-19页 |
·实地调研法 | 第19页 |
·比较分析法 | 第19页 |
·实例研究法 | 第19-20页 |
4 武汉民国时期民居建筑历史演变及现状调查 | 第20-24页 |
·武汉民国时期民居建筑的历史演变 | 第20-22页 |
·形成时期 | 第20页 |
·发展时期 | 第20-21页 |
·兴盛时期 | 第21页 |
·衰败时期 | 第21-22页 |
·武汉民国时期民居建筑的建筑特点 | 第22页 |
·武汉民国时期民居建筑现状调查 | 第22-24页 |
5 武汉民国时期历史建筑保护体系的初探 | 第24-31页 |
·历史建筑管理体系的建立 | 第24-25页 |
·重建性的发展 | 第24-25页 |
·整治调节的发展 | 第25页 |
·维护发展 | 第25页 |
·历史建筑保护教育与公众意识的建立 | 第25-26页 |
·政府部门立法与政策的完善 | 第26-28页 |
·建设发展框架—政策取向 | 第26-27页 |
·控制保持开发强度—容积率 | 第27页 |
·提高发展质量—回迁能力 | 第27-28页 |
·西方发达国家对历史遗迹保护领域的理论与实践 | 第28-29页 |
·保护理念和理论的发展 | 第28-29页 |
·西方国家对于历史地段保护的章程 | 第29页 |
·公众参与以及民间资本的引入 | 第29-31页 |
6 武汉民国民居建筑的价值分析以及更新体系的初探 | 第31-49页 |
·武汉民国时期民居建筑的美学价值分析 | 第31页 |
·武汉民国时期民居建筑的结构价值分析 | 第31-34页 |
·武汉民国时期民居建筑的文化价值分析 | 第34-40页 |
·武汉民国时期民居建筑的人文价值分析 | 第35-36页 |
·武汉民国时期民居建筑的文化解析 | 第36-38页 |
·里份建筑的更新要求 | 第38-39页 |
·里份历史建筑内在文化的延续 | 第39-40页 |
·武汉民国民居建筑保护再利用以及设计研究 | 第40-46页 |
·武汉民国民居建筑的前期研究以及实地调查 | 第40-41页 |
·武汉民国民居建筑的环境评估 | 第41-44页 |
·武汉民国民居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方法 | 第44-46页 |
·国内外历史建筑保护的优秀案例 | 第46-49页 |
·“上海新天地”——更新里弄的价值 | 第47页 |
·“菊儿胡同”及其他古建筑遗迹的保护 | 第47-49页 |
总结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附录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