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9页 |
1.1 引言 | 第7-8页 |
1.2 逆向工程的应用 | 第8-9页 |
1.3 产品的数字化测量 | 第9-12页 |
1.3.1 接触式数字采集方法 | 第9-10页 |
1.3.2 非接触式数字采集方法 | 第10-11页 |
1.3.3 数据获取存在的问题 | 第11-12页 |
1.4 测量数据处理 | 第12-15页 |
1.4.1 异常点处理 | 第13-14页 |
1.4.2 数据插补 | 第14页 |
1.4.3 数据平滑 | 第14页 |
1.4.4 数据光顺 | 第14-15页 |
1.4.5 数据点的参数化 | 第15页 |
1.5 接触式手工测量数据处理的功能分析 | 第15-17页 |
1.5.1 测量数据的格式转换 | 第15-16页 |
1.5.2 测量数据的重定位整合 | 第16页 |
1.5.3 测量数据的对称基准重建 | 第16-17页 |
1.6 本学位论文的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1.6.1 选题意义 | 第17-18页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三坐标测量机与CAD/CAM系统的数据交换 | 第19-30页 |
2.1 引言 | 第19-20页 |
2.2 IGES标准 | 第20-23页 |
2.2.1 IGES文件的总体结构 | 第20-22页 |
2.2.2 IGES文件示例 | 第22-23页 |
2.3 格式分析 | 第23-26页 |
2.3.1 测量数据格式 | 第23-24页 |
2.3.2 中间格式引入 | 第24-25页 |
2.3.3 IGES格式 | 第25-26页 |
2.3.3.1 IGES格式的分类 | 第25页 |
2.3.3.2 IGES数据的分色分层 | 第25-26页 |
2.4 实现方法 | 第26-28页 |
2.4.1 测量数据格式与IGES格式的识别 | 第26页 |
2.4.2 各类文件的规范管理 | 第26-27页 |
2.4.3 IGES数据的分色分层 | 第27页 |
2.4.4 数据格式的逆转换 | 第27-28页 |
2.5 应用实例 | 第28-29页 |
2.6 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测量数据的重定位整合 | 第30-38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基本原理 | 第30-34页 |
3.2.1 空间图形坐标变换 | 第30-31页 |
3.2.2 重定位整合原理 | 第31-32页 |
3.2.3 刚性变换原理 | 第32-34页 |
3.3 实现方法 | 第34-36页 |
3.3.1 基于基准点的数据测量 | 第34-35页 |
3.3.2 测量文件命名规范 | 第35页 |
3.3.3 整合路径的自动搜索 | 第35-36页 |
3.4 应用实例 | 第36-37页 |
3.5 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测量数据的对称基准重建 | 第38-52页 |
4.1 引言 | 第38页 |
4.2 基本原理 | 第38-40页 |
4.3 手工快速重建 | 第40-43页 |
4.3.1 算法设计 | 第40-41页 |
4.3.2 重建工具箱 | 第41页 |
4.3.3 分段重建 | 第41-43页 |
4.4 自动重建 | 第43-47页 |
4.4.1 自动重建的模型构造 | 第43-45页 |
4.4.2 实现方法 | 第45-47页 |
4.5 应用实例 | 第47-51页 |
4.6 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三坐标测量数据辅助处理系统的开发 | 第52-59页 |
5.1 引言 | 第52页 |
5.2 功能分析 | 第52-54页 |
5.2.1 数据转换 | 第52页 |
5.2.2 重定位整合 | 第52-53页 |
5.2.3 对称基准重建 | 第53-54页 |
5.3 系统目标 | 第54-55页 |
5.3.1 数据格式转换 | 第54页 |
5.3.2 重定位整合 | 第54-55页 |
5.3.3 对称基准重建 | 第55页 |
5.3.4 Windows界面 | 第55页 |
5.4 系统方案 | 第55-56页 |
5.4.1 系统结构 | 第55-56页 |
5.4.2 基本流程 | 第56页 |
5.5 应用实例 | 第56-58页 |
5.6 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59-60页 |
6.1 结论 | 第59页 |
6.2 进一步研究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