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湖泊、水库论文

近50年来人类活动对流溪河水库富营养化进程的影响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研究背景第8-17页
   ·水体富营养化研究概况第8-11页
   ·水库沉积物研究概况第11-12页
   ·硅藻的研究概况第12-15页
   ·浅地层剖面仪在勘测水库沉积地形上的应用第15页
   ·本论文研究的理论依据、对象、科学假设及其验证第15-17页
第二章 流溪河水库概况第17-21页
   ·流溪河水库地质、水文、气候概况第17-18页
   ·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8-20页
   ·水库的治理研究进展第20-21页
第三章 材料方法第21-28页
   ·库底沉积勘测及采样点设置第21-22页
   ·柱状样采集及分析第22-24页
   ·底栖硅藻采集及分析第24页
   ·浮游硅藻采集及分析第24-25页
   ·沉积物年代框架的建立第25-28页
第四章 流溪河水库柱状样及流域现代硅藻组合第28-50页
   ·流溪河水库柱状样的硅藻记录第28-34页
   ·流溪河水库柱状样的硅藻组合特征及演替第34-44页
   ·流溪河水库上游河流浮游和底栖硅藻种属分析第44-50页
第五章 流溪河水库 50 多年来水环境富营养化的演变第50-58页
   ·流溪河水库沉积硅藻记录反映的水体富营养化演变第50-55页
   ·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对流溪河水库富营养化进程的影响的关系第55-58页
第六章 结论第58-61页
参考文献第61-72页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72-73页
致谢第73-74页
附录第74-99页
 附录1:流溪河水库 S3 柱状样的硅藻记录第74-88页
 附录2:流溪河水库 S3 柱状样沉积物及现生硅藻的种属数量统计第88-95页
 附录3:流溪河水库 S3 柱状样的硅藻形态照片第95-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环境执法机制研究
下一篇:不同温度和含氧量对猕猴桃采后生理及能量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