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学(机械设计基础理论)论文--机构学论文

转动解耦并联机构型综合及新机型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2页
   ·并联机构的发展与应用第11-14页
     ·并联机构的发展第11-13页
     ·并联机构的应用第13-14页
   ·课题背景及意义第14-15页
   ·解耦并联机构研究现状第15-19页
     ·解耦的定义和分类第15-17页
     ·已综合出的转动解耦并联机构第17-19页
   ·转动解耦并联机构型综合方法第19-20页
     ·基于支链驱动理论的解耦转动并联机构的型综合第19-20页
     ·基于构型演变和李群理论的型综合方法第20页
     ·基于线性变换理论的型综合方法第20页
   ·本文主要内容第20-22页
第2章 转动解耦并联机构型综合理论第22-34页
   ·概述第22页
   ·螺旋理论基础第22-24页
     ·螺旋第22-23页
     ·互易螺旋第23-24页
   ·本文所涉及术语及相关符号第24-27页
   ·基于螺旋理论的空间机构分析方法第27-30页
     ·与并联机构相关的螺旋系理论第27-29页
     ·约束螺旋综合理论第29-30页
   ·并联机构自由度与分支自由度的关系第30-31页
   ·转动解耦并联机构型综合方法第31-33页
     ·转动解耦并联机构分支型综合准则第31-32页
     ·转动解耦并联机构输入副的选择第32-33页
     ·转动解耦并联机构型综合过程第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3章 两转动解耦并联机构型综合第34-46页
   ·引言第34页
   ·两转动解耦并联机构的型综合第34-45页
     ·分支一为 2RYZ类型第34-38页
     ·分支一为 1T2RYZ类型第38-41页
     ·分支一为 2T2RYZ类型第41-42页
     ·分支一为 1T3R 类型第42-43页
     ·分支一为 2T3R 类型第43页
     ·分支一为 3T2RYZ类型第43页
     ·分支一为 3T3R 类型第43-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4章 三转动解耦并联机构型综合第46-53页
   ·三转动解耦并联机构现状第46-48页
   ·三转动解耦并联机构的满足条件第48-49页
   ·三转动解耦并联机构型综合举例第49-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5章 解耦并联机构的运动学分析第53-63页
   ·概述第53页
   ·机构构型及自由度分析第53-56页
     ·机构构型分析第53-54页
     ·机构自由度分析第54-56页
   ·机构运动学分析第56-58页
     ·动平台位置分析第56-57页
     ·动平台速度分析及解耦性分析第57-58页
   ·机构奇异性分析第58-60页
     ·正运动学奇异第58-59页
     ·逆运动学奇异第59-60页
     ·混合奇异第60页
   ·机构工作空间分析第60-61页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6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设计及仿真分析第63-77页
   ·概述第63页
   ·机构的优化设计第63-69页
     ·优化准备工作第63-65页
     ·误差模型的建立第65-66页
     ·机构参数遗传算法的优化第66-69页
   ·转动解耦并联机构的应用与仿真分析第69-75页
     ·机构的应用举例第69-70页
     ·ADAMS 的仿真分析步骤第70-71页
     ·运动轨迹规划第71-73页
     ·运动学仿真第73-74页
     ·机构动力学仿真第74-75页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结论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及主要成果第82-83页
致谢第83-84页
作者简介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氮气弹簧若干关键件设计与性能分析
下一篇:60m远程射雾器轴流风机结构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