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制造业集聚视角的吉林省经济增长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技术路线 | 第13页 |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3-15页 |
2 产业集聚和非均衡增长理论 | 第15-25页 |
·产业集聚的内涵 | 第15-17页 |
·产业集聚的定义 | 第15页 |
·产业集聚的内涵 | 第15-16页 |
·产业集聚的机制 | 第16-17页 |
·经济增长的内涵 | 第17页 |
·经济增长的定义 | 第17页 |
·实现地区经济增长的方式 | 第17页 |
·国内外产业集聚研究 | 第17-19页 |
·马歇尔的产业区对产业集聚的研究 | 第17-18页 |
·波特产业集聚的研究 | 第18页 |
·克鲁格曼对产业集聚的研究 | 第18-19页 |
·非均衡增长理论 | 第19-22页 |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 第19页 |
·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原理 | 第19-20页 |
·赫希曼的“涓滴——极化效应”论 | 第20页 |
·威廉姆森倒 U 形”发展理论 | 第20-21页 |
·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理论 | 第21页 |
·弗农梯度转移理论 | 第21-22页 |
·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 | 第22-25页 |
·国外对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 | 第22-23页 |
·国内对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 | 第23-25页 |
3 吉林省制造业集聚分析 | 第25-44页 |
·吉林省制造业的概况 | 第25-27页 |
·制造业集聚评价指标 | 第27-29页 |
·集聚指标的构建 | 第27-29页 |
·吉林省制造业集聚的现状分析 | 第29-41页 |
·吉林省纵向的制造业集聚变化 | 第29-34页 |
·吉林省制造业集聚的空间差异 | 第34-41页 |
·吉林省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1-44页 |
·影响因子的量化 | 第41页 |
·吉林省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1-44页 |
4 吉林省制造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 第44-52页 |
·制造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模型的建立 | 第44-45页 |
·集聚制造业选择与数据收集整理 | 第45-48页 |
·结果分析 | 第48-52页 |
·各集聚产业的回归模型 | 第48-51页 |
·综合分析 | 第51-52页 |
5 吉林省制造业集聚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对策 | 第52-58页 |
·吉林省制造业集聚存在的问题 | 第52-54页 |
·制造业集聚具有明显的计划性 | 第52页 |
·制造业集聚带有明显的后发性 | 第52-53页 |
·传统的资源优势产业逐渐丧失 | 第53页 |
·制造业集聚集而不精,聚而低效 | 第53-54页 |
·高新技术投入不足,产业发展滞后 | 第54页 |
·促进吉林省制造业集聚的优化对策 | 第54-58页 |
·加强政府的引导 | 第54-55页 |
·发展接替产业和循环经济 | 第55页 |
·提高产业集聚的水平 | 第55-56页 |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后记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