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商业经济管理法令论文

商业秘密保护法律制度研究--以人才流动为视角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9页
引言第9-10页
一、商业秘密概述第10-18页
 (一)商业秘密的概念及其特征第10-14页
  1.商业秘密的概念第10-12页
  2.商业秘密的特征第12-14页
 (二)商业秘密的主体与客体范围第14-18页
  1.商业秘密的主体第14-15页
  2.商业秘密的客体范围第15-18页
二、人才流动与商业秘密保护的冲突第18-25页
 (一)人才流动侵犯商业秘密的现状第18-19页
 (二)人才流动与商业秘密保护的主要冲突第19-25页
  1.企业利益与员工个人利益的冲突及其协调方法第20-21页
  2.企业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冲突及其协调方法第21-25页
三、人才流动中我国商业秘密法律制度的现状与不足第25-33页
 (一)现行法律对商业秘密的保护第25-29页
  1.民法对商业秘密的保护第25-26页
  2.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业秘密的保护第26-27页
  3.劳动法对商业秘密的保护第27-28页
  4.刑法对商业秘密的保护第28-29页
  5.其他规范性文件对商业秘密的保护第29页
 (二)现行法律对商业秘密保护的不足第29-33页
  1.商业秘密的范围较小第29-30页
  2.侵犯商业秘密的主体范围过窄第30页
  3.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界定不全面第30-31页
  4.商业秘密保护的法律救济措施不完善第31-32页
  5.现行法律规范之间缺乏协调第32-33页
四、发达国家商业秘密的法律救济第33-39页
 (一)美国商业秘密的法律救济第33-35页
  1.禁令第33-34页
  2.损害赔偿第34-35页
  3.刑事责任第35页
 (二)日本商业秘密的法律救济第35-36页
  1.侵犯商业秘密的民事救济第35-36页
  2.侵犯商业秘密的刑事救济第36页
  3.侵犯商业秘密的诉讼救济第36页
 (三)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第36-39页
  1.美国的借鉴意义第36-37页
  2.日本的借鉴意义第37-39页
五、人才流动中我国商业秘密保护制度的完善第39-53页
 (一)合理的竞业禁止制度第39-44页
  1.竞业禁止的基本理论第39-40页
  2.竞业禁止协议与保密协议的区别及互补第40-42页
  3.竞业禁止协议的限制第42-44页
 (二)完善我国商业秘密法律制度保护体系第44-49页
  1.国内立法上的的完善第44-46页
  2.完善商业秘密的救济方式第46-49页
 (三)加强企业针对人才流动中的商业秘密保护第49-53页
  1.加强企业商业秘密的保密措施第49-50页
  2.加强对员工的商业秘密管理第50-51页
  3.加强对外交流中的商业秘密保密管理第51-53页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小额贷款法律问题研究
下一篇:公司设立瑕疵法律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