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引言 | 第10-14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0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研究的问题 | 第11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1-14页 |
·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现实意义 | 第12-14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4-28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8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8-24页 |
·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国外学界的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我国学界的研究方法 | 第25页 |
·研究综述的归纳与思考 | 第25-28页 |
3 研究设计与过程 | 第28-32页 |
·研究思路 | 第28页 |
·研究步骤 | 第28-29页 |
·研究方法 | 第29-30页 |
·研究工具 | 第30页 |
·研究样本 | 第30-32页 |
4 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评价标准的构建 | 第32-93页 |
·建立评价标准的理论基础 | 第32-36页 |
·姚利民的有效教学理论 | 第32页 |
·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 第32-33页 |
·建构主义理论 | 第33页 |
·多元智能理论 | 第33-34页 |
·英语学习理论 | 第34-36页 |
·编制评价标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36页 |
·评价标准的构建 | 第36-88页 |
·建立评价标准的依据 | 第36-38页 |
·初拟评价标准的评价维度与评价指标 | 第38-45页 |
·完善和修订评价标准的评价维度与评价指标 | 第45-56页 |
·筛选评价标准的评价维度与评价指标 | 第56-65页 |
·评价标准的评价维度与评价指标的进一步检验 | 第65-88页 |
·建立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评价标准 | 第88-91页 |
·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评价标准体系评分者一致性检验 | 第91-93页 |
5 结论 | 第93-96页 |
·研究结论 | 第93页 |
·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第93-94页 |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93页 |
·本研究的不足 | 第93-94页 |
·进一步展望 | 第94-96页 |
致谢 | 第96-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2页 |
附录 A | 第102-106页 |
附录 B | 第106-113页 |
附录 C | 第113-11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和获奖情况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