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主要縮略词及其英汉对照 | 第10-11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1-31页 |
第一章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1-31页 |
1 转基因作物在全球的种植发展状况 | 第11-15页 |
·转基因作物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 第13-14页 |
·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问题 | 第14-15页 |
2 主要国家及我国对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的标识管理 | 第15-17页 |
·欧盟对转基因产品的标识管理 | 第15-16页 |
·美国对转基因产品的标识管理 | 第16页 |
·日本对转基因产品的标识管理 | 第16-17页 |
·澳大利亚、新西兰对转基因产品的标识管理 | 第17页 |
·中国对转基因产品的标识管理 | 第17页 |
3 转基因植物的检测方向的发展 | 第17-19页 |
·筛选PCR检测 | 第18页 |
·基因特异性PCR检 | 第18-19页 |
·构建特异性PCR检测 | 第19页 |
·品系特异性PCR检测 | 第19页 |
4 转基因作物的检测方法 | 第19-28页 |
·转基因作物检测的一般流程 | 第19-20页 |
·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的蛋白质检测方法 | 第20-22页 |
·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的DNA检测方法 | 第22-28页 |
5 结论和研究意义 | 第28-31页 |
·结论 | 第28-29页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29-31页 |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 第31-53页 |
第二章 大豆转基因后代的定性分子检测 | 第31-43页 |
1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 第31-32页 |
·供试的大豆品种 | 第31-32页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2页 |
2 定性PCR引物的设计 | 第32-37页 |
·定性PCR引物的设计原则 | 第32-33页 |
·实验方法 | 第33-35页 |
·DNA纯度及浓度鉴定 | 第35页 |
·定性PCR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的建立 | 第35-36页 |
·转基因大豆的筛选PCR检测 | 第36-37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7-40页 |
·定性PCR检测结果 | 第37-39页 |
·PCR产物测序验证结果 | 第39-40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40-43页 |
·影响PCR反应的主要因素 | 第40-41页 |
·转基因植物定性检测方法的讨论 | 第41页 |
·结论 | 第41-43页 |
第三章 SYBR Green实时定量PCR检测转基因大豆中外源基因拷贝数 | 第43-53页 |
1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 第43-44页 |
·实验材料 | 第43页 |
·实验仪器 | 第43-44页 |
·实验试剂 | 第44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4-46页 |
·DNA的提取和纯化 | 第44页 |
·基因组DNA的浓度测定和评价 | 第44页 |
·标准品的的制备 | 第44-45页 |
·定量PCR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的建立 | 第45-46页 |
·定量PCR引物 | 第46页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6-51页 |
·转基因大豆样品的定量PCR分析 | 第46-47页 |
·转基因大豆的实时荧光定量的量PCR的Ct值 | 第47-51页 |
4 讨论与结论 | 第51-53页 |
·讨论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全文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