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创新不足之处 | 第14-16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4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14页 |
三、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四、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知识产权保护与对外贸易竞争优势的理论分析 | 第16-21页 |
第一节 知识产权保护的经济学基础 | 第16-18页 |
一、外部经济理论 | 第16-17页 |
二、产权理论 | 第17-18页 |
第二节 国际贸易学相关理论 | 第18-19页 |
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第18页 |
二、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理论 | 第18-19页 |
第三节 知识产权保护与对外贸易竞争优势的理论分析 | 第19-21页 |
一、知识产权保护对对外贸易竞争优势的有利影响 | 第19页 |
二、知识产权保护对对外贸易竞争优势的不利影响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安徽省知识产权保护和对外贸易竞争优势现状及其水平测量 | 第21-37页 |
第一节 安徽省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与水平测量 | 第21-25页 |
一、安徽省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 第21-23页 |
二、安徽省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测量 | 第23-25页 |
第二节 安徽省对外贸易竞争优势现状和水平测量 | 第25-37页 |
一、安徽省对外贸易竞争优势现状 | 第25-28页 |
二、安徽省对外贸易竞争优势测量 | 第28-37页 |
第四章 安徽省知识产权保护对对外贸易竞争优势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37-42页 |
第一节 变量的选取与计量模型的建立 | 第37-38页 |
一、变量的选取 | 第37页 |
二、计量模型的选取 | 第37-38页 |
第二节 计量检验 | 第38-40页 |
一、ADF检验 | 第38页 |
二、Engle-Granger协整检验 | 第38-39页 |
三、误差修正模型 | 第39-40页 |
四、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第40页 |
第三节 模型的建立及主要结论 | 第40-42页 |
一、模型的建立 | 第40-41页 |
二、主要结论 | 第41-42页 |
第五章 政策建议与结论 | 第42-50页 |
第一节 发达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经验及启示 | 第42-43页 |
一、借鉴美国经验 | 第42页 |
二、借鉴日本经验 | 第42页 |
三、借鉴欧盟经验 | 第42-43页 |
四、发达国家经验启示 | 第43页 |
第二节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安徽省外贸竞争优势的对策 | 第43-48页 |
一、宏观策略分析 | 第43-44页 |
二、中观策略分析 | 第44-46页 |
三、微观策略分析 | 第46-48页 |
第三节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 第48-50页 |
一、主要结论 | 第48-49页 |
二、研究展望 | 第49-50页 |
附录 | 第50-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