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国际背景 | 第9页 |
·国内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框架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研究视角创新 | 第12页 |
·研究内容创新 | 第12页 |
·研究方法创新 | 第12-13页 |
2 基本概念与理论综述 | 第13-21页 |
·基本概念 | 第13-15页 |
·人才 | 第13页 |
·高层次人才 | 第13-14页 |
·海外高层次人才 | 第14-15页 |
·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5-16页 |
·人才集聚理论 | 第16-17页 |
·人才流动理论 | 第17-19页 |
·文献综述 | 第19-21页 |
·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法规方面 | 第19页 |
·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方面 | 第19-20页 |
·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策略方面 | 第20-21页 |
3 国外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成功经验 | 第21-28页 |
·国外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政策措施 | 第21-25页 |
·美国 | 第21-22页 |
·新加坡 | 第22-24页 |
·印度 | 第24-25页 |
·国外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战略比较 | 第25-27页 |
·引智管理模式 | 第25-26页 |
·引智对象定位 | 第26页 |
·引智经费来源 | 第26页 |
·引智政策法规 | 第26-27页 |
·国际引智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27-28页 |
·人才引进战略以国情为基础 | 第27页 |
·有效发挥政策工具的作用 | 第27页 |
·采用多样化的人才引进机制 | 第27-28页 |
·物质激励与其他激励协同实施 | 第28页 |
4 我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历史及现状 | 第28-37页 |
·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历史沿革 | 第28-29页 |
·1949年到1978年的引智工作 | 第29页 |
·1978年到1989年的引智工作 | 第29页 |
·1989年至今的引智工作 | 第29页 |
·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法律现状 | 第29-31页 |
·入籍政策 | 第30页 |
·绿卡制度 | 第30-31页 |
·签证制度 | 第31页 |
·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举措现状 | 第31-35页 |
·人才引进计划 | 第31-34页 |
·引智管理模式 | 第34-35页 |
·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具体策略现状 | 第35-37页 |
·人才引进目标 | 第35页 |
·人才搜募渠道 | 第35-36页 |
·人才引进效果 | 第36-37页 |
5 国内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存在的问题 | 第37-42页 |
·引智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 | 第37-38页 |
·缺乏一部专门的人才引进法律 | 第37页 |
·入籍制度过于陈旧 | 第37页 |
·绿卡制度审批门槛过高 | 第37-38页 |
·工作签证制度缺乏吸引力 | 第38页 |
·人才引进区域结构不合理 | 第38-39页 |
·“千人计划”导致人才区域分布不均 | 第38-39页 |
·“小千人计划”引才力度区域差异明显 | 第39页 |
·引智管理模式尚未与国际接轨 | 第39-40页 |
·政府主导的引智模式存在较大缺陷 | 第39页 |
·管理机构权限分散、效率低下 | 第39-40页 |
·人才引进目标盲目攀高 | 第40页 |
·人才引进渠道较为局限 | 第40-42页 |
·行政主导的海外招聘缺乏专业性 | 第40-41页 |
·尚未充分发挥猎头机构的作用 | 第41-42页 |
6 国内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对策研究 | 第42-47页 |
·完善海外人才引进的政策法律体系 | 第42-43页 |
·制定国家层而的海外人才引进基本法 | 第42页 |
·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绿卡、签证及入籍制度 | 第42-43页 |
·引智政策向欠发达地区倾斜 | 第43页 |
·适时调整引智管理模式 | 第43-45页 |
·逐渐由政府主导过渡到市场主导 | 第43-44页 |
·建立权威的海外人才管理机构 | 第44-45页 |
·制定海外人才需求规划 | 第45-46页 |
·拓宽海外人才搜募渠道 | 第46-47页 |
·借力中介机构开展海外招聘 | 第46页 |
·充分发挥猎头机构的作用 | 第46-47页 |
7 结语 | 第47-49页 |
·研究结论 | 第47页 |
·研究不足之处 | 第47-48页 |
·研究趋势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附录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