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符号说明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0页 |
| ·引言 | 第12页 |
| ·锂离子电池组成体系及研究进展 | 第12-20页 |
| ·电解液的制备工艺 | 第14-15页 |
| ·电极的制备工艺 | 第15-19页 |
| ·隔膜 | 第19-20页 |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 ·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 第22-27页 |
| ·磷酸铁锂的结构特点及电化学作用机理 | 第22-24页 |
| ·磷酸铁锂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 ·磷酸铁锂的制备技术及研究进展 | 第25-26页 |
| ·磷酸铁锂的包覆改性技术 | 第26-27页 |
| ·磷酸铁锂的碳包覆工艺研究现状 | 第27-29页 |
| ·固相法及其它方法合成磷酸铁锂的碳包覆研究 | 第27-28页 |
| ·水热法合成磷酸铁锂的碳包覆研究 | 第28-29页 |
|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0-38页 |
| ·实验原料和仪器 | 第30-31页 |
| ·样品制备工艺及流程 | 第31-33页 |
| ·LiFePO_4粉体的制备工艺路线 | 第31-32页 |
| ·LiFePO_4/C 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路线 | 第32-33页 |
| ·电极的制备和电池的组装 | 第33页 |
| ·材料的表征 | 第33-37页 |
| ·热分析(TG-DTA) | 第33页 |
| ·物相分析(XRD) | 第33-34页 |
| ·SEM 分析 | 第34页 |
| ·TEM 分析 | 第34页 |
| ·FTIR 分析 | 第34页 |
| ·Raman 分析 | 第34页 |
| ·粒度分析 | 第34页 |
| ·比色法测定样品中 Fe3+的含量 | 第34-35页 |
| ·硫酸根含量的测定 | 第35-36页 |
| ·碳含量的测定 | 第36页 |
| ·电导率σ的测定 | 第36-37页 |
|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7-38页 |
| 第三章 水热合成磷酸铁锂浆料的洗涤 | 第38-43页 |
| ·引言 | 第38页 |
| ·实验设计方案 | 第38页 |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8-42页 |
| ·磷酸铁锂浆料洗涤效果的表征 | 第38-40页 |
| ·不同洗涤条件下样品的电化学性能 | 第40-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碳包覆对 LiFePO_4/C 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43-64页 |
| ·引言 | 第43页 |
| ·实验设计方案 | 第43页 |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3-62页 |
| ·碳源的碳化过程分析 | 第43-50页 |
| ·煅烧制度对 LiFePO_4/C 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50-55页 |
| ·碳源及碳包覆量对 LiFePO_4/C 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55-57页 |
| ·碳包覆对 LiFePO_4和 LiFePO_4/C 形貌和结构的影响 | 第57-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 第五章 煅烧气氛对 LiFePO_4/C 性能的影响 | 第64-68页 |
| ·引言 | 第64页 |
| ·实验设计方案 | 第64-65页 |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5-67页 |
| ·还原性气氛对 LiFePO_4/C 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65-67页 |
| ·煅烧过程中 N2流速对 LiFePO_4/C 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第六章 包覆层改性的探索研究 | 第68-70页 |
| ·引言 | 第68页 |
| ·实验设计方案 | 第68页 |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8-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77-78页 |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