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愈膝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肝肾亏虚,筋脉瘀滞型)的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1 传统医学对膝骨性关节炎的认识 | 第12-13页 |
·病名的认识 | 第12页 |
·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2-13页 |
2 现代医学对膝骨性关节炎的认识 | 第13-17页 |
·概述 | 第13-14页 |
·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研究 | 第14-16页 |
·外伤磨损因素 | 第14-15页 |
·氧自由基 | 第15页 |
·细胞因子的影响 | 第15页 |
·蛋白酶的影响 | 第15-16页 |
·激素的影响 | 第16页 |
·微量元素不足 | 第16页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进展 | 第16-17页 |
3 中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研究 | 第17-20页 |
·降低骨内压作用 | 第17-18页 |
·对软骨的影响 | 第18页 |
·对氧化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 第18页 |
·抑制滑膜炎症 | 第18页 |
·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和抑制软骨细胞凋亡 | 第18-20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0-31页 |
1 临床资料 | 第20-22页 |
·病例来源 | 第20页 |
·诊断标准 | 第20-21页 |
·西医诊断 | 第20页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X线病情分级标准 | 第20-21页 |
·中医证侯诊断标准 | 第21页 |
·病例选择标准 | 第21-22页 |
·纳入标准 | 第21页 |
·排除标准 | 第21-22页 |
·病例剔除及终止实验标准 | 第22页 |
2 治疗方法 | 第22-25页 |
·治疗组 | 第22页 |
·对照组 | 第22-23页 |
·观察指标 | 第23-25页 |
·一般情况 | 第23页 |
·一般观察项目 | 第23页 |
·安全性指标 | 第23页 |
·疗效指标 | 第23-25页 |
3 疗效评定 | 第25页 |
·疾病疗效判定标准 | 第25页 |
·症候疗效判定标准 | 第25页 |
4 统计方法 | 第25-26页 |
5 结果 | 第26-31页 |
·治疗前两组患者均衡性的比较和分析 | 第26-27页 |
·病例入组完成情况 | 第26页 |
·治疗前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比较 | 第26-27页 |
·性别、年龄分布情况 | 第27页 |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观察结果 | 第27-30页 |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 第27-28页 |
·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情况 | 第28-29页 |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中医证候疗效 | 第29-30页 |
·不良反应观察 | 第30-31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31-40页 |
1 关于膝骨性关节炎的病因病理认识 | 第31-32页 |
·中医对膝骨关节炎的认识 | 第31页 |
·现代医学对膝骨关节炎的认识 | 第31-32页 |
2 补肾愈膝汤与膝骨性关节炎关系探讨 | 第32-35页 |
·膝骨关节炎与肾虚的关系 | 第32页 |
·膝骨关节炎与血瘀的关系 | 第32-34页 |
·补肾祛瘀当成为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主要治则 | 第34页 |
·补肾祛瘀的关键在于"通" | 第34-35页 |
·补益肝肾以通气血 | 第34-35页 |
·活血化瘀以通经络 | 第35页 |
3 研究结果分析 | 第35-36页 |
4 补肾愈膝汤方药分析 | 第36-38页 |
5 展望与评价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