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6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9页 |
一、 徽商研究的理论诉求 | 第9页 |
二、 徽商研究的现实基础 | 第9页 |
第二节 选题意义和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一、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二、 研究目标 | 第10页 |
第三节 理论视角及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一、 理论视角 | 第10-11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四节 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一、 徽商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二、 文化适应研究 | 第14-16页 |
第一章 田野点相关背景介绍 | 第16-21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定义 | 第16-17页 |
一、 徽商定义 | 第16-17页 |
二、 徽商商帮 | 第17页 |
第二节 广西徽商概况 | 第17-21页 |
一、 广西安徽商会简介 | 第17-18页 |
二、 在桂徽商 | 第18-19页 |
三、 代表徽商及企业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徽商入桂原因及其文化适应 | 第21-33页 |
第一节 广西徽商的“儒商”表现 | 第21-23页 |
一、 高学历 | 第21页 |
二、 年轻化 | 第21-22页 |
三、 学识渊博 | 第22页 |
四、 商而优则仕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徽商在桂创业投资的原因 | 第23-25页 |
一、 地缘优势 | 第23-24页 |
二、 政策优势 | 第24页 |
三、 资源优势 | 第24-25页 |
四、 文化优势 | 第25页 |
五、 东盟窗口 | 第25页 |
第三节 徽商的 | 第25-33页 |
一、 新徽商性格特征及文化表现分析 | 第25-28页 |
二、 徽商入桂产生的文化差异及其文化适应 | 第28-33页 |
第三章 徽商与广西城市发展 | 第33-40页 |
第一节 徽商与城市经济 | 第33-36页 |
一、 涉及行业广泛 | 第33页 |
二、 活动地域广泛 | 第33-34页 |
三、 参与市政建设 | 第34页 |
四、 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 第34-35页 |
五、 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徽商与城市文化 | 第36-38页 |
一、 黄梅戏与山歌 | 第36-37页 |
二、 徽商与文化教育 | 第37-38页 |
第三节 新徽商与城镇化进程 | 第38-40页 |
一、 徽商的进驻加快当地城镇化发展 | 第38-39页 |
二、 徽商的离去也会造成新兴商业城镇的衰落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广西安徽商会功能分析 | 第40-49页 |
第一节 商会基本功能分析 | 第40-45页 |
一、 成立意义 | 第40页 |
二、 商会功能分析 | 第40-45页 |
第二节 典型案例分析—“2011 国际徽商精英年会” | 第45-49页 |
一、 会议的功能分析 | 第45-47页 |
二、 会议的作用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