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国民经济管理论文--生产行业管理论文

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以东莞市为例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目录第9-12页
一、导论第12-18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12页
 (二) 研究的意义第12-14页
  1. 理论意义第12-13页
  2. 实践意义第13-14页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1.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5页
  2.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四)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页
 (五)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 文献研究法第16页
  2. 实证研究法第16-17页
  3. 分析和综合相结合的方法第17页
 (六) 创新点第17-18页
二、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概述第18-22页
 (一) 食品安全监管的提出、由来第18-19页
 (二) 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的内涵第19-20页
  1. 食品安全第19页
  2. 食品安全监管第19页
  3. 流通领域第19-20页
  4. 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第20页
  5. 农贸市场第20页
 (三) 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性第20-22页
  1. 加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确保食品消费安全的必然要求第20页
  2. 加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是维护食品市场经济秩序、促进食品工业乃至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第20-21页
  3. 加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是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内容第21页
  4. 加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是工商管理部门寻求有效监管方法、提高监管效能和社会公信力的客观需要第21-22页
三、基层工商部门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以东莞市为例第22-28页
 (一) 东莞市农贸市场现状分析第22-23页
  1. 分布不科学,存在重复建设的问题第22页
  2. 市场管理者素质参差不齐,法制意识淡薄第22-23页
  3. 基础设施较差,服务功能不全第23页
  4.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第23页
 (二) 东莞市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矛盾第23-25页
  1. 难以解决流通领域牵涉面广与工商部门独立监管的矛盾第24页
  2. 难以解决人手少、任务重与履行职能到位的矛盾第24页
  3. 难以解决市场开办者利益至上与承担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的矛盾第24-25页
  4. 难以解决市场消费环境滞后与群众对食品安全要求不断提高的矛盾第25页
 (三) 东莞市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难点第25-28页
  1. 市场管理者重利轻责,观念落后第25页
  2. 农贸市场内食品准入制度把关难以到位第25-26页
  3. 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不到位,涉及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比较分散第26-27页
  4. 工商部门食品查处手段缺乏,质量提高难第27页
  5. 流通领域食品违法案件查处方式单一,调查取证困难第27页
  6. 监管经费不足,检测手段匮乏第27-28页
四、基层工商部门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以东莞市为例第28-32页
 (一) 从市场监管者方面分析第28-29页
  1. 主观上存在畏难情绪第28页
  2. 对监管对象研究不足第28页
  3. 经费和执法资源不足的问题突出第28页
  4. 未能真正形成监管合力第28-29页
 (二) 从市场开办者方面分析第29页
  1. 市场开办者对自己的义务责任认识不到位第29页
  2. 农贸市场安全制度未切实执行第29页
  3. 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手段第29页
  4. 农贸市场的检验机构未正常运作第29页
 (三) 从市场经营者方面分析第29-30页
  1. 经营者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第29页
  2. 经营者同质化竞争严重第29-30页
  3. 经营者对食品安全带来的严重后果认识不到位第30页
  4. 部分经营者已形成行业的潜规则和黑色利益链第30页
 (四) 从市场消费者方面分析第30-32页
  1. 消费者维权意识不强第30页
  2. “市民社会”发育不成熟,使得社会监督和行业协会作用欠缺第30页
  3. 国际食品安全观念渗透和信息传递加快,使消费者对政府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30-32页
五、加强基层工商部门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的对策建议第32-40页
 (一) 完善政府部门有效监管机制第32-35页
  1. 在监管模式上,应由工商主导向政府牵头和部门联动相结合转变第32页
  2. 在监管力度上,应由行政执法向行政查处和刑事打击相结合转变第32-33页
  3. 从监管手段上,应由日常抽查向现场检查和网上监管相结合转变第33页
  4. 从监管方式上,由全面监管向突出重点和兼顾全面相结合转变第33-34页
  5. 从监管方向上,由行政管理向部门监督和行业自律相结合转变第34页
  6. 从监管政策上,由监管体系逐步向政府监管职能和行政价值结构完善转变第34-35页
 (二) 建立健全市场开办者自律管理机制第35-37页
  1. 督促市场开办者主动投资升级改造市场第35页
  2. 督促市场开办者向市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角色改变第35页
  3. 督促市场开办者转变思想观念,积极主动承担食品安全管理责任第35-36页
  4. 完善市场管理机构设置,明确职责分工,确保管理到位第36页
  5.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各项管理制度第36页
  6. 加强对重点食品的规范管理第36页
  7. 采取各种强而有效的措施,确保制度真正落实第36-37页
 (三) 加强市场内食品经营者自我约束意识第37-38页
  1. 严格把好经营者准入关,依法清理和规范经营主体资格第37页
  2. 市场内经营者应该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履行食品安全保障义务第37页
  3. 规范经营行为第37-38页
  4. 诚信经营第38页
 (四) 形成公众广泛参与的立体的社会监督体系第38-40页
  1.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第38页
  2.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第38-39页
  3. 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发挥消费者的监督作用第39页
  4. 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第39-40页
结论第40-41页
注释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附录第45-49页
致谢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原经济区空间结构优化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分配公正实现研究--基于河南省国有企业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