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 | 第11-13页 |
·问题的提出和依据 | 第11页 |
·问题的来源和背景 | 第11-12页 |
·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课题的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绩效管理理论 | 第15-16页 |
·绩效考核理论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7-19页 |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我国地方党政部门领导干部考评工作的发展趋势 | 第19-24页 |
·我国地方党政部门领导干部考评的探索与实践 | 第19-21页 |
·我国地方党政部门领导干部考评的发展沿革 | 第19-20页 |
·部分地方党政部门领导干部考评的实践启示 | 第20-21页 |
·我国现行地方党政部门领导干部考评体系存在的不足 | 第21-23页 |
·考评的方式和手段较为单一和落后 | 第21-22页 |
·没有体现出部门类别层次的差异 | 第22页 |
·考评的尺度和结果可比性较差 | 第22-23页 |
·成都市市级党政部门领导干部分类量化考评案例的典型意义 | 第23-24页 |
·在量化考核分类比较定性评价方面具有典型性 | 第23页 |
·在对干部多方位科学评价方面具有典型性 | 第23页 |
·在实现部门差异化比较方面具有典型性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成都市市级党政部门领导干部分类量化考评的案例描述 | 第24-30页 |
·成都市市级党政部门领导干部分类量化考评案例的产生背景 | 第24-25页 |
·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对领导干部能力素质提出的新要求 | 第24页 |
·成都市近年来探索领导干部考评改革积累的实践基础 | 第24-25页 |
·成都市市级党政部门领导干部分类量化考评的具体做法 | 第25-28页 |
·成都市市级党政部门领导干部分类量化考评的实施流程 | 第25-26页 |
·成都市市级党政部门领导干部分类量化考评的指标体系 | 第26页 |
·成都市市级党政部门领导干部分类量化考评的权重设定 | 第26-28页 |
·成都市市级党政部门领导干部分类量化考评的结果运用 | 第28页 |
·成都市市级党政部门领导干部分类量化考评的经验与结果 | 第28-30页 |
第四章 成都市市级党政部门领导干部分类量化考评的实施主体分析 | 第30-35页 |
·成都市市级党政部门领导干部分类量化考评实施主体的主要特征 | 第30-31页 |
·可操作性 | 第30页 |
·分类组织 | 第30-31页 |
·量化考评 | 第31页 |
·成都市市级党政部门领导干部分类量化考评实施主体的要素分析 | 第31-33页 |
·实施主体参与干部考评的资格认证 | 第31-32页 |
·实施主体参与干部考评的全程记实 | 第32页 |
·实施主体参与干部考评的责任倒查 | 第32-33页 |
·成都市市级党政部门领导干部分类量化考评实施主体的效果分析 | 第33-35页 |
·分类量化考评实施主体的主要经验 | 第33页 |
·分类量化考评实施主体的缺陷问题 | 第33-35页 |
第五章 成都市市级党政部门领导干部分类量化考评的部门分类分析 | 第35-41页 |
·成都市市级党政部门领导干部分类量化考评部门分类的主要特征 | 第35-36页 |
·有效区分部门职能普遍性与特殊性 | 第35页 |
·分层分类确定不同的考评维度 | 第35页 |
·实施辩证理性的民主考评机制 | 第35-36页 |
·成都市市级党政部门领导干部分类量化考评部门分类的要素分析 | 第36-39页 |
·部门实施分类考评的主要依据 | 第36-37页 |
·部门实施分类考评的基本路径 | 第37-39页 |
·成都市市级党政部门领导干部分类量化考评部门分类的效果分析 | 第39-41页 |
·分类量化考评部门分类的主要经验 | 第39-40页 |
·分类量化考评部门分类的缺陷问题 | 第40-41页 |
第六章 成都市市级党政部门领导干部分类量化考评的量化评价分析 | 第41-51页 |
·成都市市级党政部门领导干部分类量化考评量化评价的主要特征 | 第41-42页 |
·基本评价指标设置及内涵 | 第41页 |
·指标考评结果的计量分析 | 第41-42页 |
·定性考评结果的定量转化 | 第42页 |
·成都市市级党政部门领导干部分类量化考评量化评价的要素分析 | 第42-49页 |
·量化评价的实现路径分析 | 第42-48页 |
·量化评价的结果运用分析 | 第48-49页 |
·成都市市级党政部门领导干部分类量化考评量化评价的效果分析 | 第49-51页 |
·分类量化考评量化评价的主要经验 | 第49-50页 |
·分类量化考评量化评价的缺陷问题 | 第50-51页 |
第七章 成都市市级党政部门领导干部分类量化考评的借鉴与启示 | 第51-56页 |
·领导干部分类量化考评的实施主体 | 第51-52页 |
·有效提升了考评的民主化程度 | 第51页 |
·实现了多角度评价干部的目标 | 第51-52页 |
·增强了考评结果的社会公信度 | 第52页 |
·领导干部分类量化考评的部门分类 | 第52-54页 |
·确立了部门差异化的评价标准 | 第52-53页 |
·使干部考评针对性实效性更强 | 第53页 |
·增强了同类部门干部的可比性 | 第53-54页 |
·领导干部分类量化考评的量化评价 | 第54-56页 |
·确立了科学的量化考评指标体系 | 第54页 |
·建立了比较全面的考评办法 | 第54-55页 |
·树立了正确的考评用人导向 | 第55-56页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56-58页 |
·主要结论 | 第56页 |
·研究展望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附录 | 第61-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