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4页 |
| 摘要 | 第4-6页 |
| Summary | 第6-8页 |
| 第一章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11页 |
| ·中国草地退化现状及趋势 | 第8页 |
| ·甘南藏族自治州草地退化现状 | 第8-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1-20页 |
| ·草地退化的概念 | 第11页 |
| ·草地退化原因的分析与探讨 | 第11页 |
| ·草地培育的概念 | 第11-12页 |
| ·国内外草地培育的研究现状 | 第12-20页 |
| ·围栏封育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 ·补播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 ·施磷肥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 ·划破草皮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 ·地下生物量及根冠比的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 ·地下生物量及根冠比的研究进展 | 第16页 |
| ·根冠比的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 ·重要值的研究进展 | 第18页 |
| ·物种多样性指数的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0-23页 |
| ·试验区概况 | 第20页 |
| ·试验设计与方法 | 第20页 |
| ·牧草饲用等级划分 | 第20-21页 |
| ·测定值标及方法 | 第21-22页 |
| ·数据处理 | 第22-23页 |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3-44页 |
| ·试验区植物种类及其饲用等级 | 第23页 |
| ·培育措施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第23-27页 |
| ·培育措施对优等牧草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第23-24页 |
| ·培育措施对良等牧草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第24-25页 |
| ·培育措施对中等牧草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第25-26页 |
| ·培育措施对有毒植物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第26-27页 |
| ·培育措施对植被高度的影响 | 第27-30页 |
| ·培育措施对优等牧草高度的影响 | 第27-28页 |
| ·培育措施对良等牧草高度的影响 | 第28-29页 |
| ·培育措施对中等牧草高度的影响 | 第29页 |
| ·培育措施对有毒植物高度的影响 | 第29-30页 |
| ·培育措施对盖度的影响 | 第30-33页 |
| ·培育措施对优等牧草盖度的影响 | 第30-31页 |
| ·培育措施对良等牧草盖度的影响 | 第31-32页 |
| ·培育措施对中等牧草盖度的影响 | 第32页 |
| ·培育措施对有毒植物盖度的影响 | 第32-33页 |
| ·培育措施对功能群重要值的影响 | 第33-37页 |
| ·培育措施对优等牧草重要值的影响 | 第33-34页 |
| ·培育措施对良等牧草重要值的影响 | 第34-35页 |
| ·培育措施对中等牧草重要值的影响 | 第35-36页 |
| ·培育措施对有毒植物重要值的影响 | 第36-37页 |
| ·培育措施对功能群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 第37-42页 |
| ·培育措施对草地植被功能群多样性指数总和的影响 | 第37-38页 |
| ·培育措施对优等牧草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 第38-39页 |
| ·培育措施对良等牧草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 第39-40页 |
| ·培育措施对中等牧草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 第40-41页 |
| ·培育措施对有毒植物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 第41-42页 |
| ·培育措施对地下生物量及根冠比的影响 | 第42-43页 |
| ·培育措施对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 第42页 |
| ·培育措施对地下生物量及根冠比的影响 | 第42-43页 |
| ·培育措施对物种丰富度的影响 | 第43-44页 |
| 第五章 讨论 | 第44-50页 |
| ·培育措施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第44-45页 |
| ·培育措施对植被高度的影响 | 第45页 |
| ·培育措施对植被盖度的影响 | 第45-46页 |
| ·培育措施对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 第46-47页 |
| ·培育措施对根冠比的影响 | 第47页 |
| ·培育措施对物种丰富度的影响 | 第47-48页 |
| ·培育措施对功能群重要值的影响 | 第48页 |
| ·培育措施对功能群 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 第48-50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作者简介 | 第59-60页 |
| 导师简介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