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论文

合肥市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实证分析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9页
1 绪论第9-18页
   ·研究背景第9-11页
     ·人口增加第9页
     ·耕地锐减第9-10页
     ·城市化过程中城建比例不协调第10-11页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第11-12页
     ·研究目的第11页
     ·研究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2-17页
     ·国内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概况第12-15页
     ·国外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概况第15-17页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7-18页
     ·研究内容第17页
     ·研究方法第17-18页
2 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及相关理论概述第18-26页
   ·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理论第18-19页
     ·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概念第18页
     ·城市土地节约集约规划利用的发展历程第18-19页
   ·城市化理论第19-20页
     ·城市化概念第19页
     ·城市化发展历程第19-20页
     ·城市化与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第20页
   ·地租理论第20-22页
     ·地租理论基本内容第20-21页
     ·城市地租理论与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第21-22页
   ·土地供求理论第22-24页
     ·土地供求理论基本内容第22页
     ·城市土地供需第22-24页
   ·土地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4-26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基本内容第24页
     ·土地可持续利用与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第24-26页
3 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第26-33页
   ·评价目标第26页
   ·评价原则第26-27页
   ·评价模型第27页
   ·评价方法第27页
   ·评价指标体系第27-33页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27-29页
     ·评价指标的取值第29页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第29-30页
     ·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第30-33页
4 合肥市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分析第33-44页
   ·研究区域概况第33页
   ·合肥市城市土地利用现状第33-37页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第33页
     ·“十二五”土地需求情况第33-34页
     ·合肥市区土地利用概况第34-35页
     ·合肥市城市用地特点第35-37页
   ·合肥市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总体水平评价第37-41页
     ·评价模型的构建第37页
     ·评价指标的取值第37页
     ·指标权重的确定第37-39页
     ·综合评价值的计算第39-40页
     ·评价分析结果第40-41页
   ·合肥市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实践第41-44页
5 合肥市多渠道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实践效果分析第44-49页
   ·增量土地规划的实践效果第44-45页
   ·存量土地规划的实践效果第45-46页
   ·土地政策规划的实践效果第46-47页
   ·价格杠杆原理的实践效果第47-49页
6 合肥市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对策第49-55页
   ·提高城市规划的公共利益注重民生诉求第49-50页
   ·探索城市存量土地开发新机制第50-51页
   ·注重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第51-52页
   ·合理化城市增量土地利用结构第52-53页
   ·注重城市规划稳定性与可操作性第53页
   ·利用价格杠杆原理提高土地利用率第53-55页
7 总结与展望第55-57页
   ·总结第55-56页
     ·研究总结第55页
     ·研究的创新第55-56页
     ·研究的不足第56页
   ·研究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致谢第61-62页
个人简介第62-63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业上市公司融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开发研究--以安徽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