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8页 |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3 研究评述 | 第17-18页 |
1.3 研究目标、研究对象界定、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8-21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8页 |
1.3.2 研究对象界定 | 第18-20页 |
1.3.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页 |
1.3.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0-21页 |
1.4 研究方法、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2页 |
1.5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及问卷调查方案 | 第23-33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3-25页 |
2.1.1 外来务工人员 | 第23-24页 |
2.1.2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内涵 | 第24-25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5-29页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5-27页 |
2.2.2 教育公平理论 | 第27-28页 |
2.2.3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28-29页 |
2.3 问卷调查方案 | 第29-33页 |
2.3.1 问卷设计 | 第29-30页 |
2.3.2 问卷法概况 | 第30-31页 |
2.3.3 访谈法概况 | 第31-32页 |
2.3.4 样本发放与回收 | 第32-33页 |
第三章 桐乡市市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33-46页 |
3.1 桐乡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 | 第33-39页 |
3.1.1 “两为主”政策的巩固 | 第33-35页 |
3.1.2 办学条件无差异 | 第35-37页 |
3.1.3 教师资源均等 | 第37-39页 |
3.1.4 倡导教育融合 | 第39页 |
3.2 桐乡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39-46页 |
3.2.1 受教育机会不均衡 | 第40-42页 |
3.2.2 教育过程不均衡 | 第42页 |
3.2.3 教育产出不均衡 | 第42-46页 |
第四章 桐乡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原因 | 第46-56页 |
4.1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政策设计的缺陷 | 第46-49页 |
4.1.1 改革中的户籍制度仍阻滞教育公平的实现 | 第46-47页 |
4.1.2 积分制的准入门槛加大了新居民子女就学困难 | 第47页 |
4.1.3 不完善的教育补偿机制限制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受教育的机会 | 第47-49页 |
4.2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资源上的不足 | 第49-51页 |
4.2.1 刚性需求不断上升而公办学校承载力有限 | 第49页 |
4.2.2 优质民办学校资源稀少 | 第49-50页 |
4.2.3 缺乏因材施教的教育 | 第50-51页 |
4.3 社会和家庭环境限制义务教育的有效实施 | 第51-56页 |
4.3.1 社会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偏见 | 第51页 |
4.3.2 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性大 | 第51-52页 |
4.3.3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分离 | 第52-54页 |
4.3.4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生活环境复杂 | 第54-56页 |
第五章 推进桐乡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56-64页 |
5.1 完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 | 第56-59页 |
5.1.1 建立教育法律法规制度 | 第56-57页 |
5.1.2 建立准确、联动的全国电子学籍系统 | 第57页 |
5.1.3 完善教育财政保障机制 | 第57-59页 |
5.1.4 完善督导评估机制 | 第59页 |
5.2 健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管理体系 | 第59-61页 |
5.2.1 优化积分制、网格化管理制度 | 第59-60页 |
5.2.2 增强农村教育吸引力 | 第60-61页 |
5.2.3 加强新居民子女学校课程改革 | 第61页 |
5.3 营造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良好环境 | 第61-64页 |
5.3.1 营造良好的生活和社会环境 | 第61-62页 |
5.3.2 营造良好的学校与家庭的沟通氛围 | 第62页 |
5.3.3 鼓励民办新居民学校转型升级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调查问卷 | 第69-74页 |
访谈提纲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