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圆形坑槽铣刨机铣刨回收系统设计及性能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沥青路面的养护 | 第10-11页 |
·沥青路面坑槽修护的目的 | 第10页 |
·沥青路面养护方法 | 第10-11页 |
·沥青路面的再生技术 | 第11页 |
·冷铣刨在现代沥青路面养护中的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铣刨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1-13页 |
·国内铣刨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国外铣刨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铣刨碎料的性质 | 第13-14页 |
·沥青路面面层原始骨料的组成 | 第14页 |
·铣刨碎料的粒度组成 | 第14页 |
·铣刨碎料的密度组成 | 第14页 |
·回收系统整体方案论述 | 第14-18页 |
·铣刨坑槽的研究 | 第14-15页 |
·回收系统整体方案阐述 | 第15-16页 |
·回收系统整体方案确立的意义 | 第16-17页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气固两相流理论及气力输送的基本理论 | 第18-30页 |
·两相流的基本概念 | 第18页 |
·气力输送概述 | 第18-21页 |
·气力输送发展的历史 | 第18-19页 |
·物料在管道内的流动方式 | 第19-21页 |
·气力输送的优越性 | 第21页 |
·气力输送对象的基本性质 | 第21-29页 |
·颗粒尺寸及颗粒的划分 | 第21-22页 |
·颗粒尺寸分布 | 第22-23页 |
·悬浮速度 | 第23-25页 |
·沉降速度 | 第25-27页 |
·气力输送系统的气固混合比 | 第27页 |
·气流速度的确定 | 第27-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铣刨回收系统设计及风机选型 | 第30-40页 |
·吸口大小的确定 | 第31-32页 |
·吸送管道的确定 | 第32-33页 |
·吸送管道间连接的回转接头设计 | 第33-35页 |
·回转接头的作用 | 第33-34页 |
·回转接头的结构设计 | 第34-35页 |
·系统风量的确定 | 第35-36页 |
·吸口通流面积的确定 | 第35页 |
·风量 Q 的确定 | 第35-36页 |
·系统压力的确定 | 第36-39页 |
·动压损失Pd | 第36页 |
·摩擦压力损失Pm | 第36-38页 |
·吸口局部压力损失Pk | 第38页 |
·弯道压损Pw | 第38-39页 |
·负压吸送系统全压P总 | 第39页 |
·风机的选型 | 第39-40页 |
第四章 除尘系统设计 | 第40-51页 |
·除尘系统原理 | 第40-45页 |
·重力除尘原理 | 第40-42页 |
·惯性除尘原理 | 第42-43页 |
·过滤式除尘原理 | 第43页 |
·湿式喷雾除尘原理 | 第43-45页 |
·除尘原理的选择及组合设计 | 第45页 |
·回收系统除尘结构设计 | 第45-50页 |
·沉降箱机构设计及主要尺寸计算 | 第46-49页 |
·沉降箱内过滤网的选择 | 第49-50页 |
·湿式喷雾的设计 | 第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回收系统的仿真及吸口与沉降箱的结构优化 | 第51-76页 |
·计算流体力学仿真软件介绍 | 第51-52页 |
·计算流体力学的概念 | 第51-52页 |
·计算流体力学的特点 | 第52页 |
·FLUENT 软件的介绍 | 第52-53页 |
·FLUENT 软件的概述 | 第52页 |
·用 FLUENT 程序求解问题的步骤 | 第52-53页 |
·回收系统的仿真设计 | 第53-75页 |
·回收系统吸口与沉降箱的数学模型 | 第53-54页 |
·吸口的仿真及优化 | 第54-63页 |
·沉降箱的仿真及结构优化 | 第63-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6-77页 |
结论 | 第76页 |
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0-81页 |
一、参与科研情况 | 第80页 |
二、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