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稳像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2页 |
·电子稳像技术概述 | 第12-13页 |
·电子稳像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发展历程 | 第13-14页 |
·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目前仍存在的问题 | 第15页 |
·多核 DSP 处理器发展现状 | 第15-17页 |
·论文研究内容及安排 | 第17-21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论文结构 | 第18-21页 |
第2章 电子稳像关键理论分析 | 第21-33页 |
·摄像系统运动特征分析 | 第21-22页 |
·帧内运动 | 第21页 |
·帧间运动 | 第21-22页 |
·图像运动变换模型 | 第22-25页 |
·运动估计理论分析 | 第25-28页 |
·运动估计基本原理 | 第25页 |
·常用运动估计方法 | 第25-28页 |
·运动滤波理论分析 | 第28-31页 |
·运动滤波基本原理 | 第28-29页 |
·常用运动滤波方法 | 第29-31页 |
·运动补偿理论分析 | 第31-32页 |
·运动补偿基本原理 | 第31页 |
·常用运动补偿方法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快速并行电子稳像算法设计 | 第33-61页 |
·算法总体设计 | 第33-34页 |
·关键问题 | 第33页 |
·算法创新点 | 第33-34页 |
·算法总体流程 | 第34页 |
·基于 FAST 特征量匹配的局部运动矢量算法 | 第34-47页 |
·子图特征点提取 | 第35-42页 |
·代表点提取 | 第42-43页 |
·特征点匹配与局部运动矢量计算 | 第43-47页 |
·基于分区的并行全局运动矢量估计算法 | 第47-52页 |
·算法并行化原理与实现 | 第48-49页 |
·图像分区与并行计算 | 第49-50页 |
·全局运动矢量估计 | 第50-52页 |
·基于 Kalman 的运动滤波算法 | 第52-55页 |
·Kalman 滤波原理 | 第52页 |
·状态预测与更新方程 | 第52-53页 |
·Kalman 系统模型建立 | 第53-54页 |
·Kalman 滤波效果 | 第54-55页 |
·直接运动补偿算法 | 第55页 |
·实验与分析 | 第55-59页 |
·单帧补偿效果测试 | 第56-57页 |
·连续多帧效果测试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4章 基于 BF609 双核 DSP 的电子稳像器设计 | 第61-83页 |
·系统总体设计 | 第61-62页 |
·系统硬件及驱动设计 | 第62-70页 |
·Blackfin 609 DSP 处理器 | 第62-64页 |
·视频采集模块 | 第64-65页 |
·预处理模块 | 第65-67页 |
·运动补偿模块 | 第67-69页 |
·视频输出模块 | 第69-70页 |
·双核 DSP 并行设计 | 第70-78页 |
·算法并行化实现 | 第70页 |
·存储器分配与操作 | 第70-74页 |
·核间通信 | 第74-76页 |
·Cache 一致性 | 第76-78页 |
·优化 | 第78-80页 |
·编译器优化 | 第78-79页 |
·循环优化 | 第79-80页 |
·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80-82页 |
·单核单帧测试 | 第80-81页 |
·双核单帧测试 | 第81页 |
·双核多帧测试 | 第81-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9-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