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测绘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论文

基于服务器虚拟化的网络GIS集群关键技术研究

作者简介第1-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2页
目录第12-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2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5-16页
 §1.2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相关研究第16-20页
     ·虚拟化概述第16-18页
     ·服务器虚拟化研究现状第18-19页
     ·服务器虚拟化存在的问题第19-20页
 §1.3 网络GIS相关研究第20-24页
     ·网络GIS概述第20-21页
     ·网络GIS实现技术和体系结构第21-22页
     ·网络GIS发展现状和趋势第22-24页
 §1.4 集群相关研究第24-29页
     ·集群技术概述第24-27页
     ·服务器集群研究现状第27-29页
 §1.5 本文工作第29-32页
     ·研究目标第29-30页
     ·研究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点第30-31页
     ·本文组织结构第31-32页
第二章 虚拟化网络GIS集群结构模型第32-46页
 §2.1 概述第32-38页
     ·通用网络GIS集群体系结构第32-33页
     ·通用网络GIS集群控制结构第33-35页
     ·网络GIS集群与多核处理器第35-38页
 §2.2 网络GIS虚拟化集群模型设计第38-42页
     ·设计目标和原则分析第38页
     ·软硬件匹配设计第38-39页
     ·集群体系结构设计第39-41页
     ·集群逻辑结构设计第41-42页
 §2.3 实验测试第42-44页
     ·实验场景设计第42-43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3-44页
 §2.4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三章 虚拟化网络GIS集群资源分配技术第46-62页
 §3.1 概述第46-48页
     ·虚拟资源分配方法第46-47页
     ·虚拟机放置策略第47-48页
     ·负载预测第48页
 §3.2 负载时间序列建模第48-53页
     ·数据采集和预处理第48-49页
     ·序列平稳化处理第49-50页
     ·模型识别和定阶第50-52页
     ·负载预测第52-53页
     ·预测值的聚类分析第53页
 §3.3 基于预测的虚拟资源分配技术第53-59页
     ·技术实现思想第54页
     ·分配管理框架第54-55页
     ·分配流程第55-57页
     ·分配算法第57-59页
 §3.4 实验测试第59-61页
     ·实验场景第59页
     ·测试结果与分析第59-61页
 §3.5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四章 虚拟化网络GIS集群负载调度机制第62-77页
 §4.1 概述第62-67页
     ·负载均衡调度常用方法第62-63页
     ·面向网络GIS的负载均衡研究进展第63页
     ·负载均衡评价指标第63-64页
     ·遗传算法特点第64-65页
     ·遗传算法研究现状第65-67页
     ·遗传算法在负载均衡中的应用第67页
 §4.2 集群负载调度模型第67-69页
     ·需求描述第67-68页
     ·负载均衡策略第68-69页
 §4.3 基于遗传算法的负载均衡调度设计第69-74页
     ·优化目标第69页
     ·编码机制第69-70页
     ·算法步骤第70页
     ·种群初始化第70-71页
     ·适应度函数第71-73页
     ·遗传算子第73-74页
 §4.4 实验测试第74-76页
 §4.5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五章 虚拟化网络GIS集群服务与接口模型第77-89页
 §5.1 空间数据共享第77-81页
     ·共享方法第77-80页
     ·关键技术第80页
     ·发展现状第80-81页
 §5.2 基于SOA的网络GIS服务模型第81-83页
     ·面向服务架构第81-82页
     ·研究现状第82页
     ·服务模型第82-83页
 §5.3 基于ROA的网络GIS服务接口模型第83-87页
     ·面向资源构架第83-85页
     ·接口模型第85-87页
 §5.4 基于RIA的网络GIS客户端模型第87-88页
     ·RIA技术在网络GIS的应用第87页
     ·网络GIS客户端模型第87-88页
 §5.5 本章小结第88-89页
第六章 虚拟化网络GIS集群原型系统及应用第89-105页
 §6.1 概述第89页
 §6.2 虚拟化网络GIS集群原型系统第89-96页
 §6.3 新一代天气雷达信息共享平台GIS子系统及其应用第96-104页
     ·系统总体架构第96-97页
     ·应用部署情况第97-99页
     ·应用主要成果第99-102页
     ·系统性能测试第102-104页
 §6.4 本章小结第104-105页
第七章 结束语第105-107页
 §7.1 论文工作总结第105-106页
 §7.2 论文创新点第106页
 §7.3 研究展望第106-107页
致谢第107-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6页
附件第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下一篇:盐湖盆地相控砂体预测技术研究--以江汉盆地潜江凹陷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