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3 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第2章 昌江区电网供电可靠性现状 | 第12-18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12-13页 |
2.1.1 配电网 | 第12页 |
2.1.2 配网供电可靠性 | 第12-13页 |
2.2 昌江区配电网设备概况 | 第13-15页 |
2.2.1 10kV配电线路情况 | 第13-14页 |
2.2.2 10kV配变情况 | 第14页 |
2.2.3 10kV配电网架情况 | 第14-15页 |
2.3 昌江区电网设备供电可靠性现状 | 第15-18页 |
2.3.1 配变负载率平均值 | 第15-16页 |
2.3.2 线路最大负载率 | 第16-17页 |
2.3.3 昌江区电网薄弱、农村低电压及无电地区情况 | 第17-18页 |
第3章 配网状态检修的理论基础 | 第18-24页 |
3.1 配网状态检修的目的 | 第18-19页 |
3.1.1 电网快速发展基本情况 | 第18页 |
3.1.2 配电线路停电影响供电可靠性 | 第18-19页 |
3.1.3 开展配网状态检修的意义 | 第19页 |
3.2 配网状态检修的内涵 | 第19-20页 |
3.3 状态检修应遵循的原则 | 第20-21页 |
3.3.1 管理体制 | 第20页 |
3.3.2 方法机制 | 第20-21页 |
3.3.3 保障体系 | 第21页 |
3.3.4 技术手段 | 第21页 |
3.4 状态检修必须具备的条件 | 第21-22页 |
3.5 设备状态检修开展的基本原则 | 第22页 |
3.6 状态检修注意的问题 | 第22-24页 |
3.6.1 把好设备初始状态关 | 第22页 |
3.6.2 采用先进的在线监测手段 | 第22-23页 |
3.6.3 综合分析设备的技术状态 | 第23-24页 |
第4章 配网状态检修与可靠性指标的关联 | 第24-28页 |
4.1 设备可靠性指标 | 第24-25页 |
4.2 可靠性指标与配网业务指标的关联性 | 第25页 |
4.2.1 停电时间相关的指标 | 第25页 |
4.2.2 停电次数相关的指标 | 第25页 |
4.2.3 停电范围相关的指标 | 第25页 |
4.3 基于提升可靠性的配网状态检修理论原则体系 | 第25-28页 |
4.3.1 状态信息管理 | 第26页 |
4.3.2 状态评价 | 第26页 |
4.3.3 检修决策 | 第26页 |
4.3.4 检修计划 | 第26-27页 |
4.3.5 检修实施 | 第27页 |
4.3.6 绩效评估 | 第27页 |
4.3.7 技术保障 | 第27页 |
4.3.8 人员培训 | 第27页 |
4.3.9 检查与考核 | 第27-28页 |
第5章 配网状态检修的实施 | 第28-37页 |
5.1 配网状态检修的实施办法 | 第28-35页 |
5.1.1 建立农网状态检修组织体系 | 第28-29页 |
5.1.2 农网状态检修基本流程 | 第29-32页 |
5.1.3 农网状态检修保证措施 | 第32-34页 |
5.1.4 目前农网状态检修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第34-35页 |
5.2 配网状态检修在县域配电网中的实施效果 | 第35-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