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 ·肿瘤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 第10-11页 |
| ·前列腺癌中的TM | 第10页 |
| ·肝细胞癌中的TM | 第10-11页 |
| ·乳腺癌中的TM | 第11页 |
| ·肺癌中的TM | 第11页 |
| ·血清蛋白质组学及其研究技术 | 第11-14页 |
| ·双向凝胶电泳技术 | 第12页 |
| ·HPLC技术 | 第12页 |
| ·质谱技术 | 第12-13页 |
| ·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技术 | 第13页 |
|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 | 第13页 |
|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 | 第13-14页 |
| ·血清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肿瘤血清标志物筛选中的应用 | 第14-16页 |
| ·肝癌血清标志物的筛选 | 第14-15页 |
| ·胃癌血清标志物的筛选 | 第15页 |
| ·胰腺癌血清标志物的筛选 | 第15页 |
| ·肺癌血清标志物的筛选 | 第15-16页 |
| ·其他肿瘤血清标志物的筛选 | 第16页 |
| ·结语 | 第16-19页 |
| 第2章 HPLC分离条件的研究 | 第19-2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9-20页 |
| ·研究对象 | 第19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19页 |
| ·供试样品制备 | 第19-20页 |
| ·色谱条件 | 第20页 |
| ·结果 | 第20-24页 |
| ·固定相选择 | 第20-21页 |
| ·流动相选择 | 第21-24页 |
| ·流动相洗脱条件选择 | 第21-22页 |
| ·流动相组成选择 | 第22-24页 |
| ·讨论 | 第24-26页 |
| 第3章 样品前期处理方法的研究 | 第26-3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6-27页 |
| ·研究对象 | 第26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26-27页 |
| ·样品制备 | 第27页 |
| ·蛋白质定量 | 第27页 |
| ·SDS-PAGE | 第27页 |
| ·统计学分析 | 第27页 |
| ·结果 | 第27-29页 |
| ·不同体积甲醇去除血清中HAP后的SDS-PAGE电泳分析 | 第27-28页 |
| ·不同体积甲醇去除血清中HAP后蛋白质定量检测 | 第28-29页 |
| ·讨论 | 第29-31页 |
| 第4章 血清蛋白质组HPLC指纹图谱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31-3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1-32页 |
| ·研究对象 | 第31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31页 |
| ·色谱条件 | 第31-32页 |
| ·供试样品制备 | 第32页 |
| ·方法学考察 | 第32页 |
| ·统计学分析 | 第32页 |
| ·结果 | 第32-36页 |
| ·内标物选择 | 第32-33页 |
| ·共有峰选择 | 第33-34页 |
| ·重现性考察 | 第34页 |
| ·精密度考察 | 第34-35页 |
| ·稳定性考察 | 第35-36页 |
| ·统计学分析 | 第36页 |
| ·讨论 | 第36-38页 |
| 第5章 血清蛋白质组HPLC指纹图谱快速检测方法在肺癌筛选中的初步应用 | 第38-4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8-39页 |
| ·研究对象 | 第38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38-39页 |
| ·色谱条件 | 第39页 |
| ·供试样品制备 | 第39页 |
| ·统计学分析 | 第39页 |
| ·结果 | 第39-47页 |
| ·排除药物化疗干扰 | 第39-41页 |
| ·寻找肺癌患者存在的差异蛋白峰 | 第41-42页 |
| ·差异蛋白峰与肺癌TM相关性分析 | 第42-44页 |
| ·ROC曲线分析 | 第44-46页 |
| ·疑似肺癌患者分析树诊断模型的建立 | 第46-47页 |
| ·讨论 | 第47-49页 |
| 全文小结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 附录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