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核桃的主要化学成分 | 第12-13页 |
·核桃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核桃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种类 | 第13页 |
·核桃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理活性 | 第13页 |
·核桃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 第13-14页 |
·核桃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方法 | 第14页 |
·核桃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显色鉴定 | 第14-15页 |
·核桃属抗氧化成分及活性研究进展 | 第15页 |
·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核桃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 | 第17-37页 |
·试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 第17页 |
·试验材料 | 第17页 |
·仪器 | 第17页 |
·试剂 | 第17页 |
·热回流提取核桃鲜叶中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 第17-27页 |
·工艺流程 | 第17页 |
·芦丁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17-18页 |
·提取方法 | 第18页 |
·核桃鲜叶黄酮含量测定 | 第18页 |
·黄酮提取率的计算 | 第18页 |
·影响核桃鲜叶黄酮提取的单因素试验 | 第18-19页 |
·响应面法对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 | 第19-2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0-27页 |
·超声辅助提取核桃青皮中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 第27-34页 |
·工艺流程 | 第27页 |
·试验方法 | 第27页 |
·黄酮提取率的计算 | 第27页 |
·核桃鲜青皮黄酮提取工艺的单因素试验 | 第27-28页 |
·响应面法对青皮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 | 第2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8-34页 |
·工艺比较研究 | 第34-35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35-37页 |
·小结 | 第35页 |
·讨论 | 第35-37页 |
第三章 核桃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第37-49页 |
·试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 第37-38页 |
·试验材料的采集与处理 | 第37页 |
·仪器 | 第37-38页 |
·试剂 | 第38页 |
·试验方法 | 第38-39页 |
·核桃总黄酮的测定 | 第38页 |
·样品溶液的制备 | 第38页 |
·数据分析处理 | 第38-3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9-47页 |
·不同品种核桃叶黄酮含量比较 | 第39-40页 |
·不同品种核桃叶柄黄酮含量比较 | 第40-42页 |
·不同品种核桃枝黄酮含量比较 | 第42-43页 |
·不同品种核桃青皮黄酮含量比较 | 第43-44页 |
·不同品种核桃分心木黄酮含量比较 | 第44-45页 |
·不同品种核桃仁黄酮含量比较 | 第45-46页 |
·不同组织黄酮含量比较 | 第46-47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47-49页 |
·小结 | 第47页 |
·讨论 | 第47-49页 |
第四章 核桃黄酮抗氧化活性 | 第49-57页 |
·试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 第49-50页 |
·主要试验仪器: | 第49页 |
·主要试验材料及试剂: | 第49-50页 |
·试验方法 | 第50页 |
·DPPH 自由基清除反应 | 第50页 |
·还原力的测定 | 第50页 |
·数据分析处理 | 第5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0-55页 |
·DPPH 标准曲线及不同抗氧化剂对 DPPH·清除率曲线 | 第50-51页 |
·核桃黄酮清除 DPPH·的能力 | 第51-53页 |
·总还原力测定 | 第53-55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55-57页 |
·小结 | 第55页 |
·讨论 | 第55-57页 |
第五章 主要抗氧化成分初步检测 | 第57-65页 |
·试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 第57页 |
·主要试验仪器 | 第57页 |
·主要试验材料及试剂 | 第57页 |
·试验方法 | 第57-58页 |
·结果分析 | 第58-63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63-65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讨论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作者简介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