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1页 |
·列当属介绍 | 第12-13页 |
·列当生物学特性及生活史 | 第12页 |
·列当的发芽刺激物质 | 第12-13页 |
·向日葵列当和瓜列当 | 第13-15页 |
·向日葵列当和瓜列当在我国分布及危害 | 第13-14页 |
·传统的列当防除方法 | 第14-15页 |
·利用捕获作物(catch crop)和诱捕作物(trap crop)防除列当 | 第15页 |
·我国玉米种植区的划分和种植的主要品种 | 第15-16页 |
·玉米作为诱捕作物防除列当的可行性分析 | 第16页 |
·研究玉米对列当发芽的意义 | 第16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列当发芽刺激物质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不同品种玉米刺激向日葵列当种子发芽研究 | 第19页 |
·不同玉米品种刺激瓜列当种子发芽研究 | 第19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9-21页 |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第二章 不同玉米杂交组合对向日葵列当的诱导作用研究 | 第21-38页 |
·引言 | 第2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1-24页 |
·实验材料 | 第21页 |
·实验方法 | 第21-24页 |
·种子消毒及与向日葵列当培养 | 第21-22页 |
·切根实验 | 第22-23页 |
·根系残余物实验 | 第23页 |
·盆栽实验 | 第23-24页 |
·大田实验 | 第24页 |
·数据分析 | 第24页 |
·实验结果 | 第24-36页 |
·切根实验结果 | 第24-26页 |
·根系残余物实验结果 | 第26-29页 |
·盆栽实验结果 | 第29-33页 |
·大田实验结果 | 第33-36页 |
·讨论 | 第36-38页 |
第三章 不同玉米品种对瓜列当的诱导作用研究 | 第38-56页 |
·引言 | 第3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8-41页 |
·实验材料 | 第38页 |
·实验方法 | 第38-41页 |
·种子消毒及与瓜列当培养 | 第38页 |
·切根实验 | 第38页 |
·根系残余物实验 | 第38页 |
·水培实验 | 第38-40页 |
·盆栽实验 | 第40-41页 |
·数据分析 | 第41页 |
·实验结果 | 第41-54页 |
·玉米切根对瓜列当种子的刺激作用 | 第41-42页 |
·玉米根系残余物对瓜列当的刺激作用 | 第42-43页 |
·玉米水培条件下对瓜列当的萌发刺激作用 | 第43-46页 |
·水培根系分泌物不同浓度对瓜列当的刺激作用 | 第43-44页 |
·水培植物样对瓜列当的刺激作用 | 第44-46页 |
·玉米中列当发芽刺激物质鉴定 | 第46-48页 |
·玉米盆栽条件下对瓜列当的萌发刺激作用 | 第48-54页 |
·盆栽根际土对瓜列当的刺激作用 | 第48-51页 |
·盆栽地上地下部分对瓜列当的刺激作用 | 第51-54页 |
·讨论 | 第54-56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作者简介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