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 ·论文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课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 ·相关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 ·国外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国内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人文关怀的国内外发展演变 | 第15-17页 |
|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9页 |
| ·论文的研究目的 | 第17-18页 |
|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 ·论文研究内容、相关范围的界定与创新点 | 第19-21页 |
|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19-20页 |
| ·相关范围界定 | 第20-21页 |
|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21页 |
| ·论文研究的方法及框架 | 第21-24页 |
| ·论文研究的方法 | 第21-23页 |
| ·论文研究框架 | 第23-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二章 城市滨河景观现状研究 | 第25-43页 |
| ·课题研究的相关知识的基本概念 | 第25-27页 |
| ·河流的概念 | 第25页 |
| ·滨河景观的概念 | 第25-26页 |
| ·人文关怀的概念 | 第26-27页 |
| ·人文内涵的概念 | 第27页 |
| ·城市滨河区域的演变历程和发展趋势 | 第27-32页 |
| ·滨河景观设计的演变历程 | 第27-30页 |
| ·滨水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 第30-32页 |
| ·城市滨河景观构成类型 | 第32-35页 |
| ·自然滨河景观 | 第32-33页 |
| ·人工滨河景观 | 第33页 |
| ·人文滨河景观 | 第33-35页 |
| ·城市滨河景观构成要素 | 第35-42页 |
| ·河流 | 第35-39页 |
| ·护岸 | 第39-40页 |
| ·滨河游步道 | 第40页 |
| ·滨河区建筑物 | 第40-41页 |
| ·水域植物 | 第41-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三章 人文关怀与城市滨河景观设计的融合 | 第43-51页 |
| ·人文关怀与城市滨河景观设计融合的几个关键问题 | 第43-46页 |
| ·人性化与城市滨河景观设计 | 第43-44页 |
| ·历史文脉与城市滨河景观设计 | 第44-45页 |
| ·人的情感与城市滨河景观设计 | 第45页 |
| ·商业利益与城市滨河景观设计 | 第45-46页 |
| ·人文关怀对于城市滨河景观建设的本质分析 | 第46-47页 |
| ·城市滨河区的定位和功能决定了滨河景观建设须“以人为本” | 第46页 |
| ·城市滨河景观设计的目的和背景呼唤“人文关怀” | 第46页 |
| ·城市滨河景观设计的公众参与需求凸显“以人为本” | 第46-47页 |
| ·城市滨河景观建设的主导价值取向凸显“以人为本” | 第47页 |
| ·城市滨河区人文精神和人文内涵的传承和延续 | 第47-48页 |
| ·人文关怀是城市滨河景观设计中的时代坐标 | 第48-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 第四章 基于人文关怀的城市滨河景观设计人文方法的创新 | 第51-63页 |
| ·城市滨河景观建设实践中的人文性思考 | 第51-53页 |
| ·漠视人性化 | 第51页 |
| ·盲目模仿失去本土特色 | 第51-52页 |
| ·缺乏传承文化创新 | 第52页 |
| ·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 | 第52-53页 |
| ·基于人文关怀的城市滨河景观设计人文方法创新 | 第53-59页 |
| ·基于人文关怀的城市滨河景观人文设计 | 第54页 |
| ·人文设计的内涵 | 第54-55页 |
| ·城市滨河景观设计中人文方法的观念 | 第55-57页 |
| ·城市滨河景观设计中人文方法的原则 | 第57-59页 |
| ·人文设计在城市滨河景观中的方式与表现手法 | 第59-60页 |
| ·人文设计在城市滨河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总结与展望 | 第60-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 第五章 滨河景观设计中人文关怀设计的实例分析——以上饶市三江公园为例 | 第63-81页 |
| ·项目概况 | 第63-64页 |
| ·项目背景 | 第63-64页 |
| ·历史沿革 | 第64页 |
| ·信江河概况 | 第64页 |
| ·上饶的人文遗产 | 第64-68页 |
| ·上饶铜文化 | 第65页 |
| ·上饶茶文化 | 第65-67页 |
| ·上饶道教文化 | 第67-68页 |
| ·三江公园简介 | 第68-70页 |
| ·滨河景观设计中人文关怀设计的分析评价 | 第70-79页 |
| ·在空间布局方面 | 第70-73页 |
| ·在硬质景观方面 | 第73-76页 |
| ·在软质景观方面 | 第76-77页 |
| ·在综合评价方面 | 第77-79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1-83页 |
| ·论文研究相关总结 | 第81页 |
| ·本文研究主要核心层面 | 第81页 |
| ·研究的成果的意义 | 第81页 |
| ·研究的应用与展望 | 第81-83页 |
| ·本文目前研究的贡献问题 | 第82页 |
| ·本文目前研究的阻力问题 | 第82-83页 |
| 致谢 | 第83-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 附录1 发表论文和科研实践的情况 | 第89-91页 |
| 附录2 论文中的图标来源说明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