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学理念的智能墒情监控系统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Summary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1-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 ·墒情监测方法 | 第13-14页 |
| ·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 ·物联网墒情监测技术 | 第18-19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21-33页 |
| ·研究目标 | 第21页 |
|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数据传输方式 | 第21页 |
| ·墒情采集设备与灌溉控制设备研制 | 第21页 |
| ·灌溉策略研究 | 第21-22页 |
| ·软件系统设计 | 第22页 |
| ·研究思路 | 第22-23页 |
| ·研究方法 | 第23-33页 |
| ·灌溉管理决策支持方法 | 第23-28页 |
| ·动态水分监测最佳测量深度确定方法 | 第28-33页 |
| 第三章 系统总体设计 | 第33-40页 |
| ·系统分析 | 第33-34页 |
| ·系统结构 | 第34-35页 |
| ·数据传输方案 | 第35-37页 |
| ·ZigBee、Wi-Fi 和 GSM | 第35-36页 |
| ·传输方式选择 | 第36-37页 |
| ·自动控制 | 第37-40页 |
| ·控制依据 | 第37-38页 |
| ·控制方法 | 第38-40页 |
| 第四章 硬件系统设计 | 第40-49页 |
| ·墒情采集器 | 第40-43页 |
| ·硬件设计 | 第40-41页 |
| ·传感器的标定 | 第41-43页 |
| ·网关设计 | 第43-47页 |
| ·自定义数据帧 | 第43-44页 |
| ·网关功能 | 第44-46页 |
| ·硬件设计 | 第46-47页 |
| ·灌溉控制柜 | 第47-49页 |
| ·功能 | 第47页 |
| ·硬件组成 | 第47-49页 |
| 第五章 墒情监控软件系统 | 第49-78页 |
| ·软件系统开发原则 | 第49-50页 |
| ·需求分析 | 第50-53页 |
| ·功能需求 | 第50-52页 |
| ·约束需求 | 第52-53页 |
| ·接口需求 | 第53页 |
| ·业务流程设计 | 第53-55页 |
| ·系统设计 | 第55-57页 |
| ·系统结构 | 第55-56页 |
| ·系统管理模块 | 第56页 |
| ·墒情监测模块 | 第56页 |
| ·灌溉控制模块 | 第56-57页 |
| ·数据库管理模块 | 第57页 |
| ·接口设计 | 第57页 |
| ·数据库设计 | 第57-60页 |
|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 | 第57-58页 |
| ·数据库设计 | 第58-60页 |
| ·系统介绍 | 第60-74页 |
| ·C/S 软件介绍 | 第61-71页 |
| ·B/S 软件介绍 | 第71-74页 |
| ·系统工作原理 | 第74-78页 |
| ·灌溉决策与支持 | 第74-75页 |
| ·实时灌溉策略决策 | 第75-76页 |
| ·灌溉计划策略决策 | 第76-78页 |
| 第六章 系统应用 | 第78-85页 |
| ·C/S 系统应用示范 | 第78-83页 |
| ·示范区基本情况 | 第78页 |
| ·区域划分 | 第78页 |
| ·传感器埋放 | 第78页 |
| ·结果分析 | 第78-83页 |
| ·B/S 系统应用示范 | 第83-85页 |
| ·示范区概况 | 第83页 |
| ·网络测试 | 第83-84页 |
| ·墒情监控测试 | 第84-85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5-88页 |
| ·结论 | 第85-86页 |
| ·展望 | 第86-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6页 |
| 致谢 | 第96-97页 |
| 个人简介 | 第97-98页 |
| 导师简介 | 第98页 |